银基功能梯度复合材料的电接触性能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oo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传统的粉末冶金法和流延法制备出了多种体系的Ag基氧化物复合材料以及梯度复合材料,用途为中等电流强度下的电接触材料。比较和考察了材料在不同制备工艺下的机械性能和电学性能。对于梯度材料,测量结果显示流延法制备的样品比粉末冶金法具有更好的梯度分布。对于接触表面具有相同成分的梯度材料和非梯度材料来说,两者在抗熔焊、抗电侵蚀等许多特性方面表现大不相同,这使得我们通过不同的梯度构造来制备满足各种性能要求的电接触材料成为可能。具体来说,流延法制备的梯度材料在耐电损蚀性上不如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的梯度材料和表面成分相同的均匀材料,其较差的机械强度是导致其耐电损蚀性能差的主要原因。而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的梯度材料与对应的均匀材料相比,其性能优劣要取决于具体的工作面材料和梯度结构。在所有电侵蚀过后的梯度触头材料中,部分触头在表面发现了下层的氧化物组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电弧产生的Ag熔池的搅拌作用和触头表面应力作用不均匀造成的。能够出现在表面的这些第二组分的氧化物本身必须被Ag很好的润湿,否则很难被熔融的Ag带到表面,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的下层氧化物集中在表面Ag熔区而非位置更低的金属氧化物层的原因。这些尺寸较小的颗粒在Ag区中对液态的Ag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对触头的性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体来说,在制备的梯度材料中, Ag/SnO2/ZnO的AgZnO工作面电侵蚀过后在表面发现了下层的Sn元素,SnO2颗粒在表面对液态Ag起到了比ZnO颗粒更好的保护作用。对Ag/SnO2/NiO梯度材料来说,在SnO2工作面上也发现了下面的Ni元素。但由于NiO颗粒对液态Ag的保护作用还不及SnO2,因此在耐电损蚀性上比AgSnO2要稍差一些。对Ag/SnO2/In2O3梯度材料的AgSnO28wt%In2O34%工作面来说,在电侵蚀过后表面出现了成分的转移。表面的In2O3全部集中在了金属氧化物层区中,而Ag区却未发现In元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大部分的In2O3由于和Ag润湿性差而被逐出Ag区,少量留在Ag区中的In由于In2O3热稳定性差,容易在电弧作用下升华。总的来看,梯度方法构造的触头材料已经表现出一些新颖的特性,在某些方面的性能已经超过传统的触头材料。我们对电侵蚀过程中诸多复杂现象和机理,如材料表面成分的转移,梯度结构对性能的影响等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利用浸渍釜内残留的(或废弃的)呋喃树脂为原料制备炭制品,采用温压成形工艺,经过压制、炭化、浸渍、石墨化等工艺制备出高电阻率玻璃炭材料。研究了不同种类粘结剂以及粘结剂的
出版社的编辑工作中,其图书编辑加工是会直接关乎图书质量的重要工作,也是关系出版社未来生存以及发展的重要部分,对于整个出版社而言是有极大意义的.而想要确保出版社编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