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言学习中,没有词汇就没有一切,这是不争的事实。词汇学习永远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而词汇教学的方法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词汇的学习效果。初中英语词汇量小而且意义用法比较简单,而高中英语词汇量大得多,词汇意义和用法也复杂得多,在英语学习中,对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方面的要求是很高的。学生不得不以规定的速度和准确率接收和加工大量的信息,许多学生就被淹没在纷繁复杂的词汇海洋中。给学生以什么样的指南针决定着他们能否顺利驶出词汇的苦海。以前的各种教学法基本上没有对词汇的系统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词汇的学习,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主张是通过大量阅读背诵自然习得;另一种则是系统地教授。前者无法保证系统性,学习者碰到的词汇零散而偶然,也没法保证生词复现率,费时也很长,效率偏低。后者则显得枯燥,而且目前的系统化程度较低,词汇排列处于低层次加工水平,如仅以字母表顺序为依据的词汇排列,或以话题或词义关系排列,或以相同的重音排列。学生掌握词汇现状堪忧,词汇掌握的数量小,质量差,孤立零散,不能灵活得体运用。词汇教学的研究迫切而必要。本论文旨在探索将组块理论运用于英语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以解决词汇学习的耗时与低效。美国心理学家米勒在1956年提出组块理论,证明通过组块人们可以大大提高短时记忆的量,后来语言学家Becker提出词块概念,研究词块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逐渐受到重视。词块教学已成为外教学的一种趋势。组块实际上包括了词块但不仅仅是词块。为了区分两种组块在词汇教学中的不同贡献和不同的操作方法,作者把组块分为心理学组块(psychological chunk)和词汇学组块(词块lexical chunk),前者可以任意加工组合,后者约定俗成不能加工。国外学者所指的词块虽然称呼很多,但其基本意义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固定短语或搭配。本论文介绍了组块的定义,特征及分类。词块法在解决词汇教学的低效问题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降低记忆负担,提高学习者短时间内处理信息的量,以及提高储存和提取信息的速度和准确度等等。然而,它显然没法解决单个词的音、形、义、用法和搭配等方面必须掌握的问题。国内学者运用组块理论在外语教学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有的研究词块,有的研究组块,但没有把二者统一起来,更没有把词块(lexical chunk)和组块(psychological chunk)概念明确区分开来。作者不仅明确阐释二者的不同,分析了它们对于词汇教学的不同贡献,而且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如何在我国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实施组块教学。例如,怎样用组块法教发音和拼写,怎样教词义,怎样教词的用法和搭配以及怎样教词块。本论文提出不同层次的组块,甚至提出超级组块的概念。当然,作者还介绍了词汇学习的相关理论,以及高中英语词汇的特点,证明组块词汇教学的可行性和现实性。最后,作者提出组块法的一些问题,期望学界同仁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