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1)。美国以“推进民主”为战略口号,继上世纪对苏联、东欧成功地进行和平演变之后,又催生了新的干涉他国的手法,即所谓的“颜色革命”,在中亚等地区成功地建立了若干“亲美”政权。中亚与阿拉伯地区某些国家,政治上的腐败、经济上的贫困和宗教文化的复杂性是其内部矛盾频频发生的主要原因,但美国的幕后操纵也是促成“颜色革命”不可忽视的外部关键因素。“颜色革命”以来,更替的只有执政者,而原有的国家问题没有得到实质的改善,政治依然腐败、经济依然萎靡不振、时局依然动荡不宁。“颜色革命”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也有一些冲击,对我们国家产生过某些负面影响。其实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治势力从未放弃过对中国的影响与改造,中国大学生是他们关注的重点群体之一。在全球化与互联网时代,这种“隐蔽多样和无孔不入的渗透”不断地冲击着我国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颜色革命”为代表的西方和平演变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变化翻新,深刻冲击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颜色革命”的警示作用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总结。本论文主要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论文创新点等。第二章包括“颜色革命”的内涵以及发生的内部根源和外部因素,揭示“颜色革命”的幕后推手及图谋。第三章从正面经验与反面教训两方面的对比中分析大学生和大学生组织在“颜色革命”中的重要性和所起到的关键性的作用。第四章总结西方国家发动“颜色革命”的主要目标和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手段,以及“颜色革命”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表现及特点。第五章提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颜色革命”的具体防范措施。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功能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强化对大学生组织的监督与引导,使大学生组织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使之成为党组织和共青团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