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采用大鼠模型通过不同时段启动早期肠内营养(EEN),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对肠粘膜屏障(IMB)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机制和探讨其保护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多方面的理论基础及实验基础。方法:选取7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3大组:实验组(EN组/SAP+EN),n=45只)(EN1、EN2、EN3组分别为3个启动时机,各15只),对照组(TPN组/SAP+TPN)(n=15只),空白组(S组/假手术组)(n=15只)。各组均行空肠置管造瘘,颈部静脉置管。假手术组中仅翻动内脏,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3.5%牛磺胆酸钠溶液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造模成功后用对照组行全肠外营养(TPN)治疗,实验组分EN1、EN2、EN3组(n=15只),分别在SAP造模后第1、2、4天三个时间行肠内营养;观察各自对SAP大鼠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并进行比较,于三个实验节点后的1天,即第2、3、5天,各组分别处死大鼠5只,心脏采血测白细胞计数(WBC)和淀粉酶(AMS),ELISA法检测血清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取胰腺及空肠粘膜切片染色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1.一般情况:空白组的大鼠术后反应良好,各时间点无明显区别;实验组大鼠较对照组明显好转,但较空白组大鼠差。2.血液学指标:空白组血清淀粉酶水平较低,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实验组(EN)各时间段与对照组(TPN)之间水平比较,血淀粉酶、血常规值随时间变化,各指标变化趋势一致,总体上AMS、WBC等均呈下降趋势并逐渐恢复正常;在各时间点前,EN组与TPN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S组;在各时间点后,实验组(EN)各时间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PN);EN组间比较,各组AMY、WBC水平随时间逐渐降低,EN1组明显低于EN2组、EN3组。3.血清ET、TNF-α、IL-2、IL-10变化:各组变化显示:空白组血清水平明显低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差异;TPN、EN组前1天无明显差别,第3天的空白组的ET、TNF-α、IL-2、IL-10水平明显低于其它各组,EN组较TPN组治疗后降低。EN组第2天后开始下降,与肠外营养组相比有显著差异。EN1、EN2组较EN3组有显著差异。4.胰腺、空肠组织学观察:TPN、EN组各时间点的胰腺组织学评分均明显高于S组;EN组的胰腺组织学评分低于相应时间点TPN组;EN3组的评分高于EN1、EN2组。第3天、第5天EN1组、EN2组的空肠病理评分明显低于EN3和其他组。结论:1.EEN在大鼠SAP基本稳定后,越早启动对肠粘膜屏障功能越有利。2.EEN可以减轻局部组织损伤,降低炎症反应程度,防止肠道菌群移位,有利于保护肠粘膜屏障结构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