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的回顾性分析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o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用于治疗初诊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的疗效,进一步探讨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CML患者55例,31例接受一代TKI伊马替尼400mg,qd、4例接受尼洛替尼400mg,bid、20例接受达沙替尼100mg,qd治疗。参照2016年版中国慢性髓系白血病诊断与治疗指南标准分析患者用药后12个月内的血液学、分子学缓解情况,对可能影响其疗效的不同因素类型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12个月时一代TKI、二代TKI主要分子学缓解率(MMR)分别为38.5%、79.2%,分子学无法检测(UMRD)分别为23.1%、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代TKI组总生存率(OS)及无事件生存率(EFS)整体高于一代TKI组,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其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初诊血象等对其疗效无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代TKI与二代TKI的远期生存情况相当,但二代TKI分子学缓解率明显高于一代TKI,患者初诊情况对TKI疗效无影响,表明选择二代TKI治疗的CML患者能获得更好的分子学缓解,可能有更多的机会停药。
其他文献
为在现有的铜线网上安全高效地传送宽带信息,研究了一种基于DMTHDSL系统的自适应均衡技术,计算机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是简单和有效的.
【目的】检测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β-1,4-galactosyltransferase-Ⅰ,β-1,4-GalT-Ⅰ)基因及蛋白在先天性巨结肠(HD)中的表达,观察β-1,4-半乳糖苷键(β-1,4-galactosyl
摘 要: 本文采用湿法介质搅拌磨超细研磨微米粒级镨锆黄色料,制备亚微米粒级的水基悬浮液。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悬浮液组成和研磨参数对超细研磨后水基悬浮液中色料颗粒粒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悬浮液固含量越低,得到的颗粒粒径越小,能量消耗越大;添加乙二醇可有效调整悬浮液黏度;减小磨介直径不能有效地粉碎悬浮液中的微细颗粒;仅提高搅拌线速度并不能明显改善研磨效果。  关键词: 研磨参数;陶瓷墨水;粒度分布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不论养殖规模还是养殖产量上都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水产大都是粗放型养殖,容易造成水体污染、水产品品质低下等不利后果。为了提高养殖效率,需要改进以往粗放式的传统养殖方式,而物联网为当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目前,大部分的水产养殖监控系统仅仅是简单的数据监测,并不能达到精准的智能控制,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实时性不强、易丢包,因此将模糊控制应用到水产养殖智能监控领域,开发一套基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