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语教育主要通过国家外语课程来实现,外语教材正是外语课程的主要载体,又是外语教学中仅次于教师和学生的要素。外语教材的沿革能够折射出国家和社会对外语教育的要求和期待的改变,也可以反映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因而,外语教材可作为认识外语教育教学状况的一个便捷窗口。为缩小研究范围,作者只聚焦现行教材系统的核心部分——教科书,并截取1990至2010年间诞生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英语教科书为主要分析对象。照顾到历史研究的延续性和相关研究的标准一致性,作者参照Adamson (2004)对人教版初中英语教科书的系列标注,把本研究的分析对象划为四个系列(系列七至系列十)。本研究梳理了带动英语教科书沿革的两翼,外语教学思想的发展和英语课程标准的演化,以外语教科书的一般功能、语言习得的基本条件和语言技能发展模式为理论依据,围绕教科书的编写依据(即课程标准和教学理论)、结构体例(含美工编辑、目录、附录、教学项目安排)及内容元素(涉及课文主题、指令性话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展开文本分析。归纳出高中英语教科书沿革的趋势:教科书设计思路从单一大纲走向复合大纲,信息量增大,话题增多,现实感、趣味性、工具性和可选择性增强,越来越关注学习者心理需求、自主学习能力和交际技能培养,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语言输出和话语互动机会,教科书内容和技能训练已高度综合化,同时,对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和教师的专业技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研究还涉及对使用过全部四个系列教科书的教师的访谈,受访教师普遍感到教科书内容越来越丰富与综合,却越来越难以把握,认为教师的教学理念、知识经验和专业技能对教学的影响胜过教科书编写模式本身。最后,作者构建了教材三维结构的分析模型,分析了教材发展历经的三个阶段,认为教材将走向细化发展道路。进而提出,教材研发需冲破以内容综合型教科书为核心的教材体系,代之以细化丰富的“系列平行立体教材”系统,辅之以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以实现师生共建自主整合的教材资源利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