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核心,把学生学会学习看作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主动的去学习是实现学会学习的有效途径,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是改变学生厌学现状,是每个教师会面对并需要解决的问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做基础的自然学科,很多学生认为它的知识点多内容繁杂琐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比较抽象,化学用语多且有很多需要记忆,学起来有时感到枯燥无味,时间长了,容易失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笔者对现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对化学课堂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分析教师具有的素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学习过程中学生思想的开放,社会、家庭、学校及班级环境等几方面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影响。结合本学科的特点,体现新课程理念,从转变化学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和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树立信心提高兴趣,在学习中在活动中勇于发现问题,课堂中运用学生讲演法、讨论法、实验法、研究性学习等方法来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使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积极参与化学学习活动,培养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培养科学的态度,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本文的重点研究的是化学教学中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因素、探究方法,参考了一些文献资料,以本校二零零五届高三毕业生作为研究的对象,实施实验两年,课堂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主动性,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提高,各种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本人对此研究投入的实践和时间有限,认识方法的探究也有不足之处,以后在教学实践中有待进一步深化补充。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是一个永远常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化学教育者不断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