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训练影响成人预期能力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zxyz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生活在一个动态变化的世界因此如何根据知觉到的信息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显得尤为重要。运动预期指的是对观察到的一系列动作进行加工并对结果做出预测的过程。在运动学领域,大量横向研究发现,在训练相关的场景内,专业运动员的运动预期能力优于非运动员或新手,提示,训练可能影响运动预期能力。然而,这些研究都不能对训练影响运动预期能力进行因果解释。近年来,仅有极少的学者以运动员为对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行为学上的因果性探讨,且这种因果性行为变化潜在的神经机制尚未见报道。结果发现,中等水平的运动员或者俱乐部选手经过训练,运动预期能力有了很大的改善,提示训练可以影响运动预期能力。但是由于他们训练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因此这种训练导致的行为变化并不能排除先天"敏感性"的解释。本研究认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训练是否对普通成人运动预期能力有因果影响"。如果没有任何经验的成年被试,在经过球类训练后与没有经过训练的控制组相比,运动预期能力提高了,那么就可以说明训练对运动预期能力有因果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可以发生在成年期。进一步地,如果对训练前后被试运动预期过程的时间进程研究发现,训练伴随着大脑神经活动的变化,那么就可以进一步揭示"训练如何改善运动预期的神经机制"。此外,结合当前有关视觉和听觉通道知觉训练效果持续性的研究提示训练所导致的行为变化并不是一个暂时的现象,而是一个长久的效应。因此,我们假设球类训练产生的效果也应该是一个持久的效应。因此围绕"训练是否对普通成人运动预期能力有因果影响"这个重要问题,本研究以羽毛球活动为例,进一步提出了三个具体的问题:1、羽毛球训练是否能对正常成人的运动预期能力产生因果性影响?2、这种由训练产生的运动预期优势潜在的脑神经活动具有怎样的时间特征?3、这种优势效应是短暂的还是长时存在的?为验证以上设想,本研究包括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以普及率极高的羽毛球运动为切入点,通过探讨12周的羽毛球训练(每周3次,每次1小时)前后被试的运动预期能力变化来揭示训练是否能改善普通成人的运动预期能力;二是通过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related potentials)探讨训练前后运动预期加工过程的潜在的神经电生理变化三是探讨停训5个月后训练效果的保持情况,旨在揭示这种优势效应是否是长时存在的。结果显示,经过12周的羽毛球训练,被试在球路预期任务中的逆效率分数显著下降;而没有训练的控制组的行为结果却没有发生变化。同时,训练组在前额和顶叶诱发了更大的N2和P3。提示训练对运动预期能力的提高具有因果性影响,这一能力的变化过程伴随着额顶神经活动的变化,可能分别反映了训练引起的对训练场景中非目标信息的抑制能力变化和对训练场景更好的记忆与再认。进一步的,这种改善可以持续5个月之久。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口服双
切花月季红色品种‘萨蔓莎’(Rosa hybrida,‘Samantha’)和粉色品种‘贝拉米’(Rosa hybrida,‘Belami’)采后在瓶插过程中开花进程不同,前者开得快,且能充分开放,后者开得慢,且常
提升警察文化软实力、构建先进的警察文化是我国公安机关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考察文学和影视中的警察叙事类型是提升警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策略。
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技术(SPR)技术是一种简单、直接的传感技术,实时监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由于具有体积小、准确度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和可用于遥测等优点,SPR传感器将有广泛
绿原酸(CGA)具有抗氧化、抑菌、抗突变和消炎作用,对绿原酸相关产品的开发己逐渐深入到食品、保健、医药和日用化工等多个领域,应用前景广阔。葵花籽仁含有1.1%~4.5%绿原酸,我
我国刑事立法是直接将共同犯罪限定于故意犯罪范围 ,而台湾刑法、澳门刑法没有规定共同犯罪概念 ,理论上认为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某个特定犯罪。大陆法系国家一
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会计管理体制,会计人员由各单位任命和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原有会计管理体制的弊端就充分地暴露出来,如会计管理的人权与事权不分
目的:研究天山雪莲微乳对离体大鼠皮肤的渗透能力。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以离体鼠皮为渗透屏障,HPLC法测定,以绿原酸和芦丁为检测指标,考察不同载药量的天山雪莲微乳体外透
张辉、张高平案是我国"以印证为中心的整体主义证明模式"之下的又一冤案。从证据裁判原则的三层含义进行考察,本案证据链条并没有达到"确实、充分"的标准,相关证据能力存疑,
为了实现类人胶原蛋白Ⅱ(Human-Like CollagenⅡ,简称HCLⅡ)的规模化生产,提高类人胶原蛋白Ⅱ的产量,本研究主要从发酵过程中pH、温度培养模式以及发酵过程补料流加策略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