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的水土流失预测模型及其并行处理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99z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土资源是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的基础资源之一。水土流失会造成环境破坏、经济损失,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水土流失分析对于揭示水土流失过程、得出水土流失规律有重要作用,能够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有效决策。长期的水土流失研究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方案用于对已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计算与评估。然而仅依靠分析当前情况或者历史情况还不足以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有效信息。对水土流失强度大小的预测以及空间分布的预测将有助于制定水土保持措施,对于维持良好的水土状况有重要意义。
  为此,论文以实现水土流失的预测为核心目标。结合GIS、BP神经网络、并行计算等技术,探索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水土流失预测模型的研究以及基于Spark框架的预测算法并行处理的研究。论文选用丹江口市为研究区域进行模型的设计与实验,并对结果做出相应的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总结如下:
  (1)通过梳理元胞自动机理论并学习该模型在地理领域的应用实例,分析得出利用元胞自动机实现水土流失预测的可行性。论文设计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水土流失预测模型。该模型对传统的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优化,将栅格数据映射为元胞空间,将BP神经网络与一系列修正机制结合而成的模型作为元胞转移规则,实现水土流失预测。
  (2)针对水土流失预测模型串行处理模式下可能出现的性能瓶颈,设计并实现了基于Spark框架的水土流失预测并行处理方法。该方案的核心思想是将数据集分配到不同计算节点上,充分利用各个节点的计算能力,使每个节点同时处理各自的数据,提高整体执行效率。
  (3)通过实验验证该预测模型的模拟效果以及并行模式下的处理效率。采用Java语言实现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模拟2017年丹江口市的水土流失分布情况。将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对比,得到的整体精度与Kappa系数都较高,证明该模型对于水土流失模拟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之后搭建Spark集群,对比分析不同分辨率下的文件在串行模式与并行模式的处理效率。结果显示在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基于Spark的并行处理具有更高的效率。
  (4)引入景观格局分析的思想对近年来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评估,利用预测模型对2020年的水土流失分布做出模拟并结合历史数据对丹江口市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趋势分析。结论显示该地区水土流失状况存在潜在的消极变化趋势,应当继续加强水土保持措施的施行。
其他文献
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高层建筑抗风设计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气动优化作为抗风设计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在结构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高层建筑的气动优化主要通过改变建筑外形来实现,包括对建筑截面进行削角、切角或者使建筑沿高度方向扭转、收缩等。然而,此类气动优化措施也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比如造成建筑空间不规则、降低内部空间利用率、增加设计与施工的困难等。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将局部竖向板布置在高层建筑表面,这样的措施避免了改变建筑内部空间,探索了高层建筑气动优化的另一种可能性。
  本研究设计了多种竖
目前在结构加固领域,常用的混凝土加固方法均存在一些缺点,由于碳纤维材料良好的力学性能,碳纤维材料加固技术逐渐应用于结构加固领域。碳纤维具有轻质高强、性能稳定的特点,故与传统混凝土加固方法相比,碳纤维材料加固方法在抗疲劳性、抗腐蚀性和耐久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并且施工方便。现有工程中常用的是普通粘贴碳纤维片材加固方法,但该方法仍存在以下几个缺点:材料强度利用率低、不能有效改善被加固构件的使用性能、无法修复构件初次受力后构件的损伤问题、易发生端部剥离破坏、没有良好的抗剥离措施等。对碳纤维片材施加预应力不仅可以有
近些年,中国政府对南海愈加重视,南海岛礁的开发以及相关海洋工程的建设也随之推进。而钙质砂在南海海域及岛礁上广泛分布,是南海海洋工程建设中主要的地基填料和建筑材料。钙质砂是海洋生物珊瑚碎屑形成的、富含碳酸钙等碳酸盐类物质的特殊岩土体,且钙质砂具有形状不规则、多孔隙(含内孔隙)和易破碎等颗粒特性,因此钙质砂材料的工程力学性质与普通的陆源砂(如石英砂)有很大不同。钙质砂在压力作用下很容易发生颗粒破碎,且颗粒破碎产生的能量以声波的形式进行释放和传播,因此开展钙质砂的强度等力学特性及声发射特性研究很有必要。国内外学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水资源和社会经济生态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柳州市为研究区域,根据不同水源的供水情况和不同用水部门的用水需求,提出了基于“三条红线”约束的城市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采用pareto最优解法求解该模型,以非劣解集作为配置方案集。基于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综合评价模型,遴选出最佳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为柳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支撑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针对柳州市水资源时空分
洪水灾害不仅是危害我们中华民族的主要灾害之一,也是危害全球的自然灾害之首,因此防洪减灾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对洪水预测有了更加精确的模型,但是在突发洪灾情况下,面对复杂的疏散路网和庞大的待疏散人群,有效保障待疏散人员安全的转移到指定区域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论文主要围绕突发洪灾情况下的防洪疏散工作展开研究,从待疏散人群的安全方面出发,考虑整体疏散耗费的时间与疏散人群承受的风险,建立了解决突发洪灾情况下防洪疏散路径规划问题的完整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湖泊水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制约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湖泊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围绕湖泊水环境修复的社会需求,以湖泊水动力水质模型为理论基础,以数值模拟和计算机技术为手段,为探索湖泊流场和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规律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性成果归纳如下:
  (1)基于水动力学原理和物质迁移转化机理,建立了湖泊二维水动力及水质模型。以武汉市东湖为研究对象,模拟分析了东湖的风生流特性以及水质变化规律。
  (2)提
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频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甚至引起人员伤亡,已成为制约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威胁社会公共安全的突出问题。本文围绕城市防洪排涝调度中的关键技术,提出自适应步长柯西变异的反向学习人工鱼群算法求解城市防洪调度问题,并研发了集成信息采集、内涝模拟、优化调度于一体的城市防洪优化调度系统。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性成果归纳如下:
  (1)分析了我国城市面临的严重内涝情况及产生原因,综述了形成蓄、滞、排结合的城市防洪系统,并利用智能算法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优化调度的重要性。从雨洪模型、城市排涝系统优
长江流域洪水灾害频繁发生,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损失。上游水库配合三峡水库的联合防洪调度是保护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围绕锦屏一级、二滩、溪洛渡、向家坝等上游水库配合三峡水库的联合防洪调度,研究不同水库的防洪库容利用效率和上游水库与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补偿关系,提出合理的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模型和调度规则。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性成果如下:
  (1)建立安全度最大的水库群联合防洪优化调度模型和同步拦洪优化调度模型,分析不同水库对防洪控制站的防洪能力差异性,提出水库防洪库容利用效率的定量表
近年来,城市积水问题日益突显。以智慧城市为背景,对城市实时监控场景下的积水区域进行识别,来实现及时监测上报与预警,对保障城市运行安全与公共卫生良好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城市积水监测方式均通过设置积水点与安装监测装置来实现。这种接触式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安装维护成本高、定点监测与覆盖范围小、对小面积长期积水区域无法判断等缺点。本文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分割技术对城市监控下的积水区域进行精细划分,来实现对城市积水的监测,能有效弥补现有方式的不足,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1)基于注意力与显著性的语义
随着各流域大规模水电站群陆续建成与投运,我国形成了区域电网下梯级电站联合运行的格局。然而,厂网分离模式使得各水电站多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难以响应电网负荷变化,不仅无法充分利用水资源,且水电运行方式与电网需求也达不到统一。尤其在蓄水期,原规划的汛末蓄水调度方案会使水库群之间会出现竞争性蓄水问题,妨碍了电站的正常运行,进而加剧了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传统水电站优化调度方法难以解决电网互联形势下的调峰调度问题,迫切需要寻求新的理论、模型、方法开展研究。为此,本文围绕金沙江下游-三峡梯级电站适应华中电网需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