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川西甲基卡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位于我国松潘-甘孜锂成矿带中,因其巨量锂资源而世界闻名,对其成矿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矿区内,伟晶岩围绕区内唯一出露的二云母花岗岩成群、成组地分布,自岩体向外依次产出微斜长石型伟晶岩(Ⅰ)→微斜长石钠长石型伟晶岩(Ⅱ)→钠长石型伟晶岩(Ⅲ)→锂辉石型伟晶岩(Ⅳ)→锂云母(或白云母)型伟晶岩(Ⅴ)伟晶岩,本文选择各区域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西甲基卡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位于我国松潘-甘孜锂成矿带中,因其巨量锂资源而世界闻名,对其成矿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矿区内,伟晶岩围绕区内唯一出露的二云母花岗岩成群、成组地分布,自岩体向外依次产出微斜长石型伟晶岩(Ⅰ)→微斜长石钠长石型伟晶岩(Ⅱ)→钠长石型伟晶岩(Ⅲ)→锂辉石型伟晶岩(Ⅳ)→锂云母(或白云母)型伟晶岩(Ⅴ)伟晶岩,本文选择各区域分带中的代表性伟晶岩脉来剖析甲基卡伟晶岩的岩浆-热液演化过程,其中:308号脉(Ⅲ带)是区内出露面积最大的伟晶岩脉,同时分带性最好,矿床规模也较大;134号脉(Ⅳ带)为区内矿床品位最高,同时矿床规模大、工作程度最高的锂矿脉。本文以这两条脉为重点研究对象,同时结合矿区内其它代表性伟晶岩脉(34号脉-Ⅰ带,33号脉-Ⅱ带,104号脉-Ⅲ带,668号脉-Ⅳ带,528号脉-Ⅴ带),主要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多种矿物学观察和分析技术,对各伟晶岩脉中重要贯通性造岩矿物白云母和主要矿石矿物锂辉石,以及其他稀有金属矿物(如铍矿物)和副矿物(如磷酸盐类)的结晶演化历史和矿物学行为进行研究,拟精细分析伟晶岩脉成岩、成矿过程中熔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并判定甲基卡稀有金属伟晶岩的分异演化程度和和示踪其岩浆-热液演化过程,从而为甲基卡甚至整个松潘-甘孜造山带的锂成矿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主要取得的认识如下:(1)通过详细的矿物学研究,首次在甲基卡地区发现透锂长石和铯云母,并提出透锂长石与锂辉石的成因联系,丰富了国内富锂伟晶岩的类型,扩充了伟晶岩型锂矿的矿物学研究内容;(2)应用锂霞石—锂辉石—透锂长石温压计,并结合伟晶岩相平衡关系(温压条件)和前人工作所测得甲基卡矿区伟晶岩锂辉石流体包裹体温压条件,限制甲基卡矿床稀有金属伟晶岩脉成矿的P-T条件,与国内外其它伟晶岩型锂矿床相比具有独特性;(3)分析了甲基卡伟晶岩内部结构带成因,提出岩浆分异结晶作用控制伟晶岩的内部分带;在高分异的伟晶岩中(Ⅳ类型),内部结构带则主要为过冷却作用结晶的结果;(4)确定了甲基卡伟晶岩初始熔体性质和流体演化特征:甲基卡自低类型至高类型伟晶岩,具有初始熔体锂含量逐渐增加、F含量始终较低,以及岩浆-热液演化程度逐渐增高的特征。其中,中等分异伟晶岩(Ⅲ型),熔体中的Li需富集至岩浆-热液阶段成矿,成矿性取决于伟晶岩内部分异演化程度;高分异伟晶岩(Ⅳ型)初始熔体锂含量高,内部分带性和化学分异不明显,均具有较好的成矿性。流体演化特征:依据锂辉石、磷锰锂矿的蚀变序列以及磷灰石的矿物化学特征,提出晚期流体从碱交代阶段的富K、Na流体演化至酸交代阶段的富H、P流体,且晚期流体性质(富P)及规模有利于锂辉石的保存。(5)探索了甲基卡锂成矿的关键控制因素:(1)初始熔体性质为富锂或锂过饱和;(2)出溶流体规模有限、热液阶段不发育;(3)晚期出溶流体具有富P性质。
其他文献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通过网络进行互联。企业对物联网管理平台的需求不断增加,Google、Intel等科技巨头纷纷投入物联网管理平台市场。但在特定产业的垂直应用中,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消防等不同领域,市面上的管理平台不能提供包括应用软件、基础架构、业务流程等完整服务,缺少对设备、业务全面化的管理方案。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的工作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
学校代码:10394图书分类号:学号:B2015020密级: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共产党云南边疆治理研究(1950—1957年)ResearchoftheFrontierGovernanceinYunnanProvince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from1950to1957论文作者:赵银河指导教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社交媒体逐渐被大众接受并习惯用作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占据了受众绝大部分的注意力。其中社交媒体作为互联网技术创造的代表性成果之一,其发展和普及使得谣言制造和传播更加容易,严重危害到了社会安定。因此,提出基于社交媒体特点的辟谣机制,加强辟谣效果,是本文的研究重心。近些年,全世界突发性公共事件频发,社交媒体更是作为大众关注事件、了解事件的主要渠道而被学界
随着牛羊养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推进,各种疫病呈现高发趋势,对养殖业的发展形成了较大阻碍,很大的原因是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与规模化养殖模式不匹配。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常见牛羊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供参考。
近年来,基于脑电与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的研究迅速发展。结合脑电与VR技术在心理干预方面应用广泛,可治疗恐高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以及缓解心理压力,实现个性化与智能化的治疗目的。基于脑电进行VR场景构建研究存在两个难点:一是基于脑电的情绪识别;二是VR场景内容的情绪评级。目前,已有商用级的脑电情绪识别产品,但是缺乏VR场景内容与情绪之间的关联关
I学校代码:10394图书分类号:H09学号:QSZ20180211密级:不保密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高中语文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基于《边城》的个案探索AStudyontheTeachingofWholeBookReadingofChineseNovelsinSeniorHighSchool——CaseStud
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促进深度理解的高中语文项目式教学设计研究英文并列题目:ResearchontheProject-basedInstructionalDesignofSeniorHighSchoolChinesetopromotedeepunderstanding研究生:姚心忆专业:教育技术学研究方向:信息化
面对经济全球化、用户需求个性化、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的新环境的严峻考验,企业间的竞争已经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如何跨越内部资源系统,在科学评价与选择的基础上,寻求战略合作关系的战略性供应商,以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赢得竞争优势,一直是近年来企业家和理论工作者非常关注的一项研究课题。本文从供应链管理理论着手,详细分析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供应商评价的特征,提出了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以及供应商
坍塌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为了有效预防坍塌事故,选取2012~2019年国内226例建筑施工坍塌事故调查报告,建立坍塌事故变量集,使用CART分类回归树算法对变量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分类树,提取得到3个坍塌事故工作特征。使用IDEF0方法构建工作特征决策链并可视化,通过分析决策链找出每个工作特征的关键制约因素和最佳风险控制点。结果表明,在建筑施工活动准备
在深孔镗削加工中,镗杆的振动影响了工件的加工精度。采用复合材料可以提高镗杆的抗弯刚度、增大固有频率,极大限度地避免共振,在航空航天和军工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加工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等方法深入探讨了镗削过程中层状缠绕复合材料镗杆的横向振动特性以及振动对加工精度的影响规律,通过正交试验对镗杆结构参数进行了设计,运用模糊数学方法研究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