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之处,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国家明确了三级课程管理,允许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这对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提供了保证,但这同时也向我们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结合苏州市相城区文教局教研室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的研究,立足于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环境,以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为主线,以STS教育理念为主导,充分挖掘区域文化,以STS教育理念整合教师专业特长和本土课程资源,从学校的具体实践出发,展开对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有益探索。一方面从理论上明确阐释校本课程历史、背景和开发的理念,探讨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基础、基本理念和价值,以及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另一方面,在实践的基础上,以普通高中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STS教育理念指导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实施程序、教学模式、评价方式及收获。笔者在综合、分析了相城区“水相城,绿相城,花相城”开发的现状后提出: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积极推进中小学校本发展,让教育从文本回归人本,凸现学校的自主性和文化性是我国教育改革的走向。因此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融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将STS教育所倡导的理念转化成为实施者自己的信念或行动哲学是校本课程实施的重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是STS教育的主旋律。目前,尽管我国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处于摸索阶段,但只要加强理论和可操作性强的实践研究,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一定能再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