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背景下小学教师个人知识的构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bi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世纪末我国小学开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来,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小学教育发生了从注重数量规模增长向注重质量效益方向的转变。但是随着小学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教师个人知识结构不适应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本文从“教师专业化”视角来寻找构建我国小学教师个人知识结构的思路。文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简述教师专业化发展背景、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涵以及教师个人知识,认为教师专业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它包含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二是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即教师职业专业化和教师个体专业化。前者是从社会学角度来探讨的,后者则是从教育学角度来认识的。本文着重从教育学角度来探讨,而且主要以教师个人知识为主。本文认为,教师个人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前者指教师个体通过学校学习、参加培训、自学等途径,通过接受等形式的学习获得的有关一般文化科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后者指教师个体在教学工作中形成的一些自己会用但无法表达的教育教学观念、诀窍、技能等认知、技术、经验要素,也包括对教学对象的投入、对自己教学行为所起效果的相信程度等情感、信念等要素。两者对一个专业化教师来说,同等重要。第二部分,小学教师个人知识的现状调查分析。本文以笔者所在的市区所辖小学为主,共选取50名小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方式有问卷调查、访谈问答和随堂听课三种。通过调查,发现小学教师个人知识结构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新知识储备不足;学生知识不够;现代教育技术知识与教育科研知识的欠缺;课堂教学重结论轻过程;关注预设,忽视生成;对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方式尚不适应等等。第三部分,提出了构建完善的小学教师个人知识的对策,包括:一、通过各种途径,丰富小学教师的显性知识。1、加大小学在职教师学历教育,提升其专业知识素养。2、建立合理的小学教师职前培训体系,完善小学教师的显性知识。(1)拓宽小学教师培养渠道,逐步形成开放化的教师配置体系。(2)在师范教育中,设置适合小学教育发展实际的课程。二、拓宽小学教师在职继续教育的渠道,丰富实践性知识。1、教师继续教育不仅仅是补充,更应该是转型。2、拓展教师继续教育的空间和渠道。3、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开展校本培训。三、完善政策配套,为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1、提高小学教师待遇,增强职业吸引力。2、增大小学教师专业自主权,形成宽松的专业成长环境。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与小学教师的显性知识相比,他们更缺乏隐性知识,即职业技能、对学生的热爱、对教师事业的追求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依靠教师的积极参与,更要依靠国家制定相关政策,使小学教师专业化得到全社会的认同。
其他文献
为降低FCC汽油的硫醇、二烯烃含量,采用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FCC汽油预加氢技术,将一套200kt/a石脑油加氢装置改造成250kt/a FCC汽油预加氢装置。对原石脑油加氢装置的反
本文主要研究数字集群共网通信在中国发展的可行性。通过总结国内外的数字集群通信运营企业的发展案例,结合国内关于数字集群共网发展的政策导向和数字集群技术的演进情况,分
本文回顾了加筋土的发展历史,介绍加筋土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对加筋土挡墙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以广西凤山至巴马二级公路工程的高路堤加筋土挡墙的设计、施工实践
海水淡化装置是船舶上重要的设备,是船舶设备正常运行和船上人员日常生活的基本保障,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船舶的营运情况。在分析船舶余热和现有海水淡化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解决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和提高经营绩效的有效途径,是企业不断完善自己,企业管理和技术互动的系统工程。因此,企业信息化在企业中能否取得成功,不仅取决于信息
教师职业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的矛盾,教师个体也一直在其职业的应然和实然中努力的寻求一个平衡点。社会意识和统治阶层倾向于把教师塑造为负重历史的智者、
分别以碳酸氢钠脱脂后的玉米蛋白粉和乙醇浸提的玉米醇溶蛋白为原料,以一种工业用碱性蛋白酶为催化剂,制备了主要分子量为400-600道尔顿、富含谷氨酸、丙氨酸和亮氨酸的CPS和
现代呼叫中心作为企业与客户进行交流的途径,成为客户服务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它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CTI)将通信与计算机结合在一起,使用户便捷地获取信息,这不仅可以改善对客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计算机逐步走进了千家万户,因特网也席卷和普及了全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们正逐步迈进信息社会并享受由此带来的巨大便利。与此同时,信息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如何能使自己在以后的职业生涯过程中取得先机并达到更高的目标是每个人都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硕士研究生这样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