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循环流化床燃煤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无污染清洁煤燃烧技术。循环流化床灰是循环流化床锅炉排出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因其特有的含硫量高,需水量大和水化膨胀等特性而未能有效的大规模利用。目前国内大都是露天堆放,占用土地资源,甚至影响到了循环流化床燃煤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干硬性混凝土不同于常态的水泥混凝土,其低用水量,低水胶比,并且是在干硬状态下完成的碾压成型工艺。针对循环流化床灰的这些不良特性使其在普通水泥混凝土中无法高效利用的问题,发现干硬性混凝土的这些特性可以降低或者削弱循环流化床灰的某些不良特性,并且循环流化床灰的活性足以满足使用在低等级的干硬性混凝土中。本文依托项目,完成了川兴村农村公路工程实际案例,并且通过工程来研究循环流化床灰在施工使用中不同于其他掺合料的注意要点。本文选取了五种循环流化床灰,采用净浆实验、胶砂实验和混凝土试验来研究循环流化床灰的掺合料特性。研究表明:(1)不同掺量的循环流化床灰对胶砂性能的影响不同,实验研究了从掺量10%到50%,最后根据结果分析出循环流化床灰的掺量在10%至30%为比较合理的掺量范围。(2)通过粉磨改变循环流化床灰的细度,选择比表面积为5120cm~2/g、6385cm~2/g、7934cm~2/g、8893cm~2/g的四种不同细度的循环流化床灰,分析结果得出越细的循环流化床灰可以提高胶砂的早期强度,但是高细度对后期强度贡献不明显。(3)根据重庆市循环流化床灰的实际堆放情况,对比研究了干灰和湿灰的不同之处,发现湿灰中的活性物质大部分已经遇水反应,对胶砂的后期强度贡献不明显,使用时需要和干灰区别对待。(4)循环流化床灰的水化膨胀特性能补偿水泥基胶凝材料的收缩。(5)基于胶砂的研究结果,通过不同掺量循环流化床灰对干硬性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得出循环流化床灰的最佳掺量为20%到30%左右。(6)聚羧酸减水剂和循环流化床灰相容性好,共同使用在干硬性混凝土中能很好的改善干硬性混凝土的性能。通过对循环流化床灰用在干硬性混凝土中的掺合料特性研究,为完成示范道路工程奠定了技术基础。并且通过和普通水泥混凝土对比,包括施工的各种成本,分析出循环流化床灰用在干硬性混凝土路面中,不仅大量的利用了工业固废,而且经济性明显优于普通水泥混凝土。为今后大规模资源化利用循环流化床灰提供了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