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咽癌术后缺损修复的选择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pfl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下咽癌术后对下咽缺损Ⅰ期修复的方式及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80例下咽癌患者术后缺损行Ⅰ期修复,其中直接缝合28例;组织移植修复52例,其中胸大肌肌皮瓣18例(其中2例联合残喉瓣,2例联合其它邻近组织瓣)、带状肌筋膜瓣联合其它邻近组织瓣16例、残喉瓣联合其它邻近组织瓣11例、胃代食道6例(其中4例联合带状肌筋膜瓣)、游离空肠1例。结果:下咽缺损直接拉拢缝合组与组织移植修复组平均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9,P=0.684>0.05);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1,P=0.967>0.05)。直接拉拢缝合组1例由于修复困难未行下咽颈段食管重建只行胃造瘘,4例修复后吞咽不畅,其余23例恢复良好吞咽功能(23/27=85.2%);组织移植修复组中12例修复后吞咽不畅,其余40例恢复良好吞咽功能(40/52=76.9%),其中胸大肌肌皮瓣修复组的吻合口狭窄率较高为33.3%(6/18),邻近组织瓣(带状肌筋膜瓣、残喉瓣及锥前筋膜)吻合口狭窄率为22.2%(6/27),内脏移植组织修复的无吻合口狭窄。本组术后有咽漏20例,发生率为25%(20/80),其中10例通过换药治疗愈合,其余10例通过不同的方法修复;2例术中剥脱食道时损伤气管膜部,其中1例修复成功,1例放弃治疗;1例在术后13天腹部切口裂开,再次缝合成功。所有患者中有36例保留了喉功能,均恢复了呼吸和发音功能,其中有28例拔除了气管套管,拔管时间平均为术后3个月左右。36例保喉病例中,有25例年龄大于60岁,该组中有2例术后严重呛咳不能拔管、2例术后误吸并发肺部感染、3例因喉狭窄不能拔管。本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5%、40.7%、32.9%;保喉和不保喉的1、3、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0.05)。结论:下咽癌术后缺损修复方式的选择要根据肿瘤部位、缺损的大小及患者全身状况来综合考虑。下咽癌术后缺损修复首先要考虑邻近组织瓣,特别是喉气管组织瓣联合其它邻近组织瓣修复,适合年老体弱及有严重肺功能不良者。内脏移植修复下咽术后环周缺损后的吞咽恢复最满意。胸大肌肌皮瓣及邻近组织瓣是下咽肿瘤术后非环周缺损修复的最广泛应用的修复手段。
其他文献
文字形体讹变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已被学者注意和研究,对讹变字的研究多停留在分析讹变字的产生原因以及特征和分类等方面,而对讹变字现象所呈现的当时汉字的特征等研究较少,这
三维显示技术,尤其是全息三维显示技术,以其真实的立体感、身临其境般的融入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作为传统全息术与计算机相结合的新兴技术,计算全息以其独有的灵活性、高效率、
<正> 物流是通过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物流活动,实现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创造物品的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是物流系统的两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二野淋巴结清扫术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对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疗效,寻找更为合理的淋巴结清扫术式。方法:检索数据库PubMed、 Embase、OVID、CBM、CNK
在招投标过程中工程控制中工程量清单是对工程造价控制最有利的手段,在招投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调整,需要采用合理的方式方法进行调整控制,从而使工程造价控制可以顺利实施。
独具中国特色的双层SPV资产证券化,通过构造信托受益权作为合规基础资产帮助企业融资,是金融中介推动下形成的,复合商业理性与法律动因的金融创新。该模式的实质是回归企业主
建筑的发展起源于民居。不同民族的传统民居各具自己的特色。研究山西民居首先要注目于晋中豪华气魄的深宅大院。山西民居的分布受自然地理、社会环境、经济技术的制约,而较
活性炭再生一直是活性炭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的环节,而利用微波技术进行再生,不仅能耗低,而且节省时间,再生效果好。本文综述了微波技术在活性炭再生中的应用现状,从吸附质的不
20世纪90年代初,情境认知理论在西方开始盛行.约翰&#183;杜威(John Dewey)曾指出“思维源于直接经验的情境”,在我国,对情境教学的研究可追溯到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实验,贵州师大
《蝇王》是英国杰出作家威廉·戈尔丁的经典代表作,虽然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以孩子为主要人物,但是小说中应用了较为独特的艺术手法,尤其是意象象征、人物象征以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