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深度水解蛋白配方乳对早产儿早期胃肠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生后24h内入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胎龄≤34周且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入院时即将其随机分配进入配方Ⅰ组或配方Ⅱ组,其中Ⅰ组喂养深度水解蛋白配方乳,Ⅱ组为标准早产儿配方乳作为对照。研究对象住院期间记录其每日肠内喂养情况;隔日清晨测量体重;并分别于日龄1d、7d、14d采清晨空腹静脉血送检验科标准化生化实验室测血生化指标,同时留标本待用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胃动素(MOT)、胃泌素(GAS)、胰淀素(AMY)水平,另根据实际情况动态监测末梢血血糖、总胆红素水平,并记录感染情况。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研究对象50例,两组各有25例。1.两组胃肠道喂养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喂养不耐受时间、留置鼻胃管时间、肠内喂养达到100ml/(kg·d)时间、大便变黄时间及静脉营养时间配方Ⅰ组较配方Ⅱ组均表现出缩短趋势。2.血清最高总胆红素(TBIL)水平配方Ⅰ组低于配方Ⅱ组,分别为(162.00±53.14)umol/L、(208.33±78.08)umol/L(P<0.05),血清TBIL水平降至正常所需时间配方Ⅰ组较配方Ⅱ组短,分别为(7.7±1.6)d、(9.2±2.0)d(P<0.01);第14d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配方Ⅰ组低于配方Ⅱ组,分别为(10.9±5.4)umol/L、(26.7±19.2)umol/L(P<0.05)。3.胃动素(MOT)、胃泌素(GAS)和胰淀素(AMY)水平比较:两组血清MOT、GAS水平从日龄1d、7d至14d均呈上升趋势,配方Ⅰ组较Ⅱ组上升趋势更明显。两组AMY水平在日龄7d较1d有上升趋势,至14d较7d均有下降趋势,配方Ⅰ组7d时的AMY水平较配方Ⅱ组有降低趋势。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出生体重恢复时间、日龄1d、7d、14d的血清白蛋白(A)、前白蛋白(PA)、血尿素氮(BUN)、钙、磷和碱性磷酸酶(ALP)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龄14d的ALP水平配方Ⅰ组较配方Ⅱ组有增高趋势。结论:1.该水解蛋白配方乳可能有利于早产儿胆红素代谢、减轻胆汁淤积。2.该水解蛋白配方乳与标准早产儿配方乳相比在改善早产儿早期胃肠道功能上表现出一定的优势趋势。3.该水解蛋白配方乳对早产儿长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待更长时间的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