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Y”形嗅觉仪法和培养皿法测试了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is Zacher对不同植物气味物质的嗅觉反应,并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吸附、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分析了不同植物叶片的挥发性物质成分:同时采用海绵水盘法饲养山楂叶螨,研究了不同植物对山楂叶螨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测定了不同植物叶片中一些生化物质的相对含量。结果如下: 1.山楂叶螨的雌成螨对不同植物叶片挥发性物质的嗅觉反应:山楂叶螨在寻找寄主植物的过程中,嗅觉参与反应,即山楂叶螨能被寄主植物释放的气味物质所吸引;不同的寄主植物对山楂叶螨的引诱程度不同,苹果、梨等的引诱作用较强(着螨率95%,77.5%),日本樱花的引诱作用较弱(着螨率45%)。供试的非寄主植物麻栎和大叶黄杨释放的气味物质对山楂叶螨没有引诱作用,但也没有忌避作用。 2.不同植物挥发性物质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对苹果Malus pumifa、梨Pyrus bretschneideri、桃Amygdalus persica、杏Armeniaca vulgaris、海棠Malus spectabili、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日本樱花Prunus yedoensis等寄主植物叶片和麻栎Ouercus acutissima、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等非寄主植物叶片的挥发性物质的分析,初步认为3-己烯-1-醇乙酸酯和a-法呢烯对山楂叶螨有重要的引诱作用;3-己烯-1-醇丁酸酯、橙花叔醇可能对山楂叶螨有引诱作用。同时还认为,3,3,5-三甲基-1,4-己二烯和2,3,5-三甲基庚烷不是山楂叶螨的引诱物质。 3.不同植物叶片中化学物质的相对含量:测定了苹果、梨、桃、杏、山楂、杜梨、日本樱花等7种寄主植物叶片和麻栎、大叶黄杨等2种非寄主植物叶片的全氮、可溶性总糖、粗脂肪和单宁酸的相对含量。在两种非寄主植物叶片中单宁的相对含量远远高于在寄土植物叶片中的含量(麻栎9.60%,大叶黄杨23.85%),认为单宁是阻碍山楂叶螨取食的重要因子。在含氮量偏高的寄主植物叶片上,山楂叶螨生长发育较好,繁殖力较高。 4.不同寄主植物对山楂叶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取食苹果叶片的山楂叶螨从幼螨发育到成螨的历期最短(7.31d),雌成螨产卵历期(25.2d)及寿命(27.0d)最长,单雌产卵量(74.2粒)最高。其次为取食桃叶片的,依次为7.65d,17.8d,54.2粒;取食日本樱花叶片者依次为7.49d,16.2d,32.6粒;取食其它植物叶片者生长发育和繁殖力差别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