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比较研究了不同蛋白、脂肪水平饲料循环投喂对斜带和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评价了不同蛋白及脂肪水平饲料循环投喂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生长、饲料利用、免疫、代谢酶活性、相关血液指标及组织学的影响。实验制作了五种不同试验饲料,分别为高粗蛋白(48%,干重)高粗脂肪(12%,干重)对照饲料(HP-HL)、中粗蛋白(43%,干重)高粗脂肪(12%,干重)的饲料(MP-HL)、低粗蛋白(38%,干重)高粗脂肪(12%,干重)饲料(LP-HL)、高粗蛋白(48%,干重)中粗脂肪(10%,干重)饲料(HP-ML)和高粗蛋白(48%,干重)低粗脂肪(8%,干重)饲料(HP-LL)。实验鱼在上午7:30均投喂对照组饲料,下午16:00分别投喂HP-HL, MP-HL, LP-HL, HP-ML, HP-LL五种不同饲料,由此形成5个不同实验处理组,每组设3个平行,人工投喂至饱食。实验鱼(初均重:14.0g)饲养在500L水族箱组成的流水养殖系统中,试验持续8W。结果表明,在上午所投喂饲料营养水平不变情况下,下午投喂不同蛋白或脂肪含量饲料对斜带石斑鱼增重率(WG)、饲料效率(FE)、肥满度(CF)、肝体比(HSI)和脏体比(VSI)无显著影响(p>0.05)。下午所投喂饲料脂肪水平改变显著影响蛋白质效率(PER)。全鱼、肌肉蛋白及脂肪含量在各处理组间差异显著(P<0.05)。HP-LL处理组各项血液免疫及生化指标显著低于HP-HL和HP-ML处理组(P<0.05),但与MP-HL和LP-HL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HP-LL组肝脏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LP-HL组肝脏异柠檬酸脱氢酶(IDH)活性最高。除对照组(HP-HL)MP-HL组血液谷酰转肽酶(GGT)、白蛋白(ALB)、球蛋白(GLO)和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肝细胞数目在各实验组间无显著差异。LP-HL和HP-LL组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空泡数量最多。基于生长结果可得出,在上午保持饲料营养水平不变情况下,下午投喂低蛋白水平(43%或38%)或者低脂肪水平(10%或8%)不会影响斜带石斑鱼生长。二、评价了不同蛋白及脂肪水平饲料循环投喂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s)生长、饲料利用、免疫、代谢酶活性及组织学的影响。实验设计了五种不同试验饲料,分别为高粗蛋白(50%,干重)高粗脂肪(10%,干重)对照饲料(HP-HL)、中粗蛋白(44%,干重)高粗脂肪(10%,干重)饲[MP-HL)、低粗蛋白(38%,干重)高粗脂肪(10%,干重)饲料(LP-HL)、高粗蛋白(50%,干重)中粗脂肪(7.5%,干重)饲料(HP-ML)和高粗蛋白(50%,干重)低粗脂肪(5.0%,干重)饲料(HP-LL)。实验鱼在上午7:30分别投喂HP-HL, MP-HL, LP-HL, HP-ML, HP-LL五种不同试验饲料,下午16:00均投喂对照组饲料,由此形成5个不同实验处理组,每组设3个平行,人工投喂至饱食。实验鱼(初均重:53.12±2.85g)饲养在长1.8m:高0.8m:宽0.6m的网箱内组成流水养殖系统中,试验持续8W。结果表明,上午投喂不同蛋白或脂肪含量的饲料对珍珠龙胆石斑鱼饲料转化效率(FCR)、摄食量(FI)和蛋白质摄入量(PI)、存活率(SV)、肠脂体比(IPF)和脏体比(VSI)无显著影响(p>0.05)。HP-HL组增重率(WG)最高,LP-HL和HP-LL组最低,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上午投喂饲料蛋白水平改变显著影响了珍珠龙胆石斑鱼特定增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p<0.05)。LP-HL实验组SGR和FE显著低于HP-HL组(p<0.05)。蛋白质效率(PER)显著受各实验处理影响(p<0.05)。LP-HL组、HP-ML组和HP-LL组实验鱼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P-HL组肝体比(HSI)和肥满度(CF)最低。全鱼、肌肉及肝脏蛋白与脂肪含量在各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上午所投喂饲料脂肪水平改变显著影响肠道蛋白酶活性(p<0.05),HP-HL对照组肠道蛋白酶活性最低。上午所投喂饲料蛋白水平改变对肝脏异柠檬酸脱氢酶(IDH)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HP-LL组IDH活性最低。上午所投喂饲料蛋白、脂肪水平变化对肝脏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影响不大(p>0.05)。MP-HL和LP-HL组肠道上皮细胞绒毛数量和杯状细胞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HP-HL。HP-ML和HP-LL组杯状细胞和脂肪空泡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HP-HL)。各实验组中未发现肝细胞核的迁移。上午所投喂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减少使球形细胞核位于中心的肝细胞排列不规则。LP-HL和HP-LL组肝细胞核数目显著少于对照组HP-HL,且这两组肝细胞扩大和脂肪变性形成的空泡数量也最多。基于上述结果可得出,上午所投喂饲料蛋白水平从50%减少到44%或脂肪水平从10%降低到7.5%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没有负面影响:但当蛋白水平从50%减少到38%或脂肪水平从10%到5%时,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肝脏组织学受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