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隔离网络状态下的数据库同步方法研究与应用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ao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据库同步作为维护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各个节点数据库间数据一致性的方法,是分布式环境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由于物理隔离网络的提出,使得分布式数据库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扩展。而现有的数据库同步系统,基本上都存在一个隐含的假设,就是网络是连通的,在物理隔离的网络环境下,则无法有效地工作。因此,针对物理隔离这种特殊的网络环境,研究一种行之有效的数据库同步技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技术的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物理隔离网络的提出背景,分析了在这种网络状态下的数据库同步需求。作为全部工作的基础,文章研究了数据库同步技术的相关理论,讨论了变化数据的七种捕捉技术,并且对各自优缺点进行了归纳和比较。由于数据库异构现象越来越普遍,文章还研究异构数据库的异构性以及异构数据库之间的转换方法。 针对物理隔离网络的特性,文章模拟了现实中渡船与码头的工作方式,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库同步模型,并给出了系统的总体框架结构和功能模块构成。根据数据库同步过程中的几个环节,定义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出版订阅模块、变化捕获模块、数据分发模块、差异更新模块、异构消除模块和日志更新模块,并给出了各个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和具体实现。 在文章的最后,以实际的项目“大连市地税局网上报税系统数据交换”为背景,介绍了同步系统在项目中的具体实施和应用。经过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其他文献
水利作为信息密集的行业在强调信息化的今天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本文以水利行业中对信息需求最为迫切的防汛工作作为切入点,结合防汛信息化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现代
本文详细论述了平煤集团生产调度管理信息系统(PMGS/PMIS)的设计与实现,总结了面向对象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针对UML(统一建模语言)和RUP(统一软件过程)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庞大
在Web2.0时代,越来越多的网民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某些网民或者团队为了
经济全球化及全球性的生产过剩导致竞争日益激烈,今天的市场已经成为客户主导的市场。“为客户多想一点,离成功就近一点”。企业已经越来越多的把注意力转向客户,转向围绕“获得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体系结构,即将海量数据(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通过联机分析处理技术转化成有用的商业信息,再运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