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o系列单层和多层磁性薄膜的结构和物性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k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SmCo系列单层和多层磁性薄膜,并采用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等对薄膜的成分、结构、磁学性能和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溅射工艺参数对SmCo薄膜磁性能的影响明显。通过优化溅射工艺参数,得出了最佳溅射工艺条件:磁性层溅射功率为60W,溅射气压为0.5Pa,溅射时间为8min;底层溅射功率为125W,溅射气压为0.5Pa,溅射时间为4min。此时,SmCo磁性薄膜的面内矫顽力高达2.79×10~5A/m,所制备的SmCo薄膜为面内磁化膜。(2)底层对SmCo薄膜磁性能也有影响。通过制备不同底层的SmCo薄膜,我们发现以Cu作为底层制备的SmCo薄膜磁性能更好,薄膜矫顽力分别比用Cr、Ti作底层时高出56%,40%。同时发现,溅射Cu底层时基片加温至150℃的时候,SmCo薄膜磁化方向有从面内向垂直方向转变的趋势。所制备出SmCo/Cu垂直磁化薄膜的矫顽力高达4.86×10~5A/m;通过分析SmCo薄膜在不同温度下的表面形貌,发现150℃时薄膜的晶粒尺寸较小,薄膜的矫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3)Cr中间层对SmCo/TbFeCo多层膜磁交换耦合性能具有影响。研究发现,多层膜系统的磁性能随着Cr中间层厚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尤其是薄膜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显示出周期性振荡的特性。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发现,有Cr中间层时SmCo薄膜的晶粒尺寸要比无Cr中间层时的SmCo薄膜要小得多。而且,我们还发现SmCo薄膜的平均晶粒尺寸随着Cr中间层厚度的增加而显示出减小的趋势。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薄膜矫顽力的变化主要是由于Cr中间层的加入改变了SmCo薄膜的微观结构,而饱和磁化强度的变化则是与薄膜的磁交换耦合作用有关。
其他文献
该文首次建立了以三氟乙酸酐为衍生剂,能够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OP、NP和BPA的GC-MS-SIM高灵敏的分析方法.在此方法的基础上,首先对典型区域天津海河包括海河干流及大沽排污河
生物处理是目前世界上最经济有效并被广泛采用的污水处理方法,污泥则是二级污水处理过程的必然产物,体积约占所处理污水体积的0.5%~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
学位
步入21世纪,平板玻璃深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发展极快,同时对用于深加工的平板玻璃表面质量的要求也相应增加,平板玻璃风化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由风化引起的力学性能和表面性能
近20年来,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周边地区农业开发活动的影响,如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和周边井灌水田的迅速发展,以及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滞后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该保护区湿地生态
在水环境中高氯酸盐和硝酸盐经常同时存在。高氯酸盐是一种具有高度扩散性的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广泛应用于军工和烟火生产等领域。高氯酸盐进入人体后会抑制甲状腺激素的产生,从
稀土金属(Gd)是目前公认的最常用的室温磁制冷工质,但由于Gd的居里温度固定,可工作的工作温区较窄,并且高纯Gd的价格昂贵。为了适应实际需要,拓宽磁制冷的最佳工作温区,我们有必要进
纳米碳洋葱具有新颖的结构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对它的研究涉及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高分子科学、催化化学、电化学、超导体与铁磁体等众多学科和应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