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M_Workflow框架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kekezhu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企业信息系统的处理模式和应用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集中式向大规模的分布协作式发展。传统三层应用架构已无法满足新环境下的企业需求,企业信息系统的设计重心正从面向功能的事务处理过渡到面向流程的业务处理上来。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工作流技术和Petri网建模原理的JM Workflow企业应用框架正是为了满足当前的这种迫切需求。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 首先本文分析了当前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对传统三层架构进行改进后,提出一种基于工作流技术和Petri网建模原理的JM Workflow企业应用框架。 然后深入论述了工作流引擎设计和工作流过程的状态转化关系,采用Petri网建模方法描述工作流,定义严格遵守WfMC接口规范输出标准的XPDL工作流过程定义文本描述文件和XPDL解析器,详细论述了JM Workflow框架实现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设计实现部分运用JaWE图形化设计器设计工作流过程,动态输出XPDL文件供工作流引擎解析使用;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设计工作流引擎;模型层接口通过对象关系映射和设计模式设计实现,系统的业务功能模块都通过该接口进行层间交互。 最后结合JM Workflow框架的设计思路,采用JaWE工作流建模工具、UML建模方法,成功完成了镇江水业总公司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课题的设计开发工作。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分布式系统由于其相对于传统的集中式系统在性能、可靠性、可扩展性等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巨大优势,已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分布
随着Internet的不断发展,WorldWideWeb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Internet所固有的开放性、动态性与异构性,又使得用户很难准确快速地获取需要的信息。帮助用户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模式经历了从最初把任务集中交付给大型处理机模式,到后来发展为基于网络的分布式任务处理模式,再到当今按需处理的云计算模式。云计算作为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企业级数据的传输,不同系统间的通讯,软件复用等需求在不断提升,中间件技术应运而生。近年来随着中间件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推广,企业级分布式系统应用软件使用
图着色问题是一个被广泛研究的组合优化问题,也是科学计算和工程设计中一个重要和基本的问题。事实上,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例如考试时间表问题和任务分配问题等都可以被模拟或
数据交换是影响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它的目标是在异构环境(松散耦合、数据格式不同、跨平台、跨地域的分布环境)中实现数据的共享,从而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整个
研究能在搜索过程中自动获取和积累有关搜索空间的知识,并自适应的控制搜索过程,从而得到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的通用搜索算法一直是令人瞩目的课题。遗传算法就是这种特别有效的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从网络计算时代进入了普适计算时代。在普适计算环境中,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新的设备、服务和计算实体出现在网络上,另一方面是人类的活动表现出
随着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的快速发展,当前,GPU的理论计算能力和存储器带宽都大大超过了主流CPU。相对于计算机集群和超级计算机,将GPU作为CPU的协处理器完
随着网络技术与应用的不断发展,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就显得至关重要,于是网络管理就应运而生。自从八十年代末期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面世以来,网络管理技术在短短的十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