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逻辑哲学论》对世界和语言的独特理解是揭示超越世界和伦理事项的重要理论前提。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是世界的逻辑图像,语言与世界的边界是同一的,语言的界限就是我们世界的界限。事态、事实、世界和基本命题、命题、语言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逻辑图示关系。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通过揭示世界和语言的结构性和有限性,揭示出了意义与价值的超越性与不可言说性。《逻辑哲学论》经由对语言和世界的有限性的揭示,通过言说的“梯子”最终登上了沉默的归宿。维特根思坦认为,言说的目的就是为了从言说内部划定现实世界的边界从而显示出超越的伦理世界的边界。现实世界和言说的结构性和有限性,揭示出可言说者无意义,有意义者不可言说。然而为了避免越界言说不可言说的伦理事项,又不得不利用语言这一工具。言说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展示自身的有限性和无意义性,最终达到言说的自我消解。因此,当我们面对伦理事项时,就不得不遭遇这样的双重悖论:现实世界与超越的伦理世界的悖论,为了沉默而言说的语言悖论。这就是《逻辑哲学论》所展示的本体论和方法论意义上的双重悖论。通过显示这种悖论的不可克服性,《逻辑哲学论》最终选择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