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对邯郸市河北工程大学大气监测站于2017年9月-2018年8月监测获得56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线数据以及细颗粒物(PM2.5)离线采样分析得到的碳组分数据,对邯郸市大气环境中VOCs空间污染特征、主要来源以及有毒有害VOCs在人群中健康风险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邯郸市VOCs监测时段内平均浓度为112.0μg/m3,在国内外城市中处于中等水平。监测期间VOCs中各类组分质量浓度依次为烷烃>芳烃>烯烃>炔烃,季节浓度变化特征明显,其中冬季浓度最高,秋季次之,其中短链烷烃、短链烯烃、苯系物(BTEX)对冬季VOCs浓度贡献较大。对VOCs月变化分析发现2-甲基戊烷在5-7月份浓度升高,对长链烷烃浓度贡献较大。乙烷、丙烷和乙烯分别对短链烷烃和短链烯烃浓度影响较大。(2)不同天气(晴、阴、雨、雪)时VOCs浓度和化学降解能力有所不同,研究发现短链烷烃、短链烯烃和BTEX在日间浓度随时间推移呈递减趋势,长链烷烃和长链烯烃在晴、雨天气均在14时左右达到浓度峰值。在阴天和雨天时氧化反应促进了VOCs的化学降解能力。采暖期夜间VOCs各组分质量浓度均高于白天,而非采暖期变化则相反(除其他芳烃和乙炔)。采暖期间短链烷烃、短链烯烃和BTEX浓度明显高于非采暖期。(3)邯郸市VOCs来源复杂,苯和乙炔可能来源于汽车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丁烷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排放,戊烷主要来源于液态石油,正构烷烃污染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含有C6(6个碳原子)和C7的VOCs与OC2均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邯郸市VOCs区域污染源主要以本地源及周边城市贡献为主。结合邯郸市能源结构和统计资料分析,餐饮油烟、溶剂使用、钢铁产业和VOCs的流动源对本地VOCs污染有较大影响。(4)BTEX的非致癌风险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冬季非致癌风险值最高,夏季最低,但其非致癌风险熵值均低于安全阈值1,BTEX的非致癌风险对人群影响较小。对苯、乙苯、苯乙烯致癌风险计算结果表明苯乙烯致癌风险可以忽略不计,苯和乙苯的致癌风险均超过安全阈值(1E-06),但苯在人群中的致癌风险比乙苯大,蒙特卡洛(Monte Carlo)模拟结果显示苯的在人群中的致癌风险更大。敏感性分析表明控制苯的浓度可以有效降低其致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