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导致开放性损伤的患者日益增多,如今在临床的外科清创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3%的过氧化氢溶液即双氧水溶液(hydrogen peroxide, H2O2)。它在外科清创中的杀菌消毒作用长久以来已经得到认可,但也有人对于它给机体所带来的致损伤作用提出了质疑。本实验通过制作开放性损伤伴随周围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使用双氧水溶液处理家兔离断坐骨神经,以观察神经组织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含量的变化、电生理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病理切片HE染色的镜下情况,了解双氧水对离断的坐骨神经有无加重损伤,从而指导双氧水在临床外科清创中的应用,以减少过氧化氢溶液对损伤周围神经的进一步损害,缩短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周期,最终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家兔24只(雌雄不限,兔龄1.5-2岁,购于桂林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体重2.5-3.0kg。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6只,将兔右侧坐骨神经切断后再吻合。其中A、C两组在切断坐骨神经后先用双氧水溶液冲洗,作用时间1min,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B、D两组只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即可,作为对照。A、B两组于术后2天取损伤段神经组织测定MBP含量。C、D两组于术后12周取离体坐骨神经测量神经电信号传导速度。另外取一段正常坐骨神经组织,平均切作两段,一段用双氧水溶液处理1min,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另一段直接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作为对照,两段神经组织分别做常规病理切片并行HE(hematoxylin and eosin)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作对比,观察神经组织的变化情况。结果:双氧水溶液处理过的离断坐骨神经组织中MBP的含量明显高于未经双氧水溶液处理的离断神经组织(P<0.05)。在经过12周的恢复时间后,经双氧水溶液处理过的坐骨神经电兴奋传导速度明显低于未经双氧水溶液处理的坐骨神经(P<0.05)。病理切片镜下观察可见,双氧水溶液对神经组织的鞘膜有明显的破坏作用,也可以引起鞘膜内神经纤维髓鞘的皱缩。结论:(1)过氧化氢溶液能够促使损伤坐骨神经组织内的MBP含量上升,这可能与H2O2促进了受损神经近、远端神经纤维的华勒(Waller)变性有关,从而加重了受损神经脱髓鞘损害的程度。(2)过氧化氢溶液的使用会影响受损坐骨神经电生理功能的恢复,这可能与H2O2对细胞膜性结构的破坏作用有关,损害了神经纤维电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也可能是由于H2O2的介入影响了神经纤维轴突与神经元细胞胞体之间的轴突运输,从而影响了受损神经纤维的修复。(3)过氧化氢溶液对坐骨神经组织具有直接的损害作用,能够直接破坏神经组织的鞘膜结构,同时也对神经纤维髓鞘具有一定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