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相关的艺术行为或美术活动是人类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美国学者房龙认为美术早于哲学、政治甚至科学。人类通过美术的方式、艺术的行为创造出图形、雕塑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进行知识的交流或信仰的传播。而美术教育便是从这些美术活动、艺术行为中的技能的传播需要,经过逐步的发展后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门独特课程。这里不得不注意到色彩在其中的重要。自人类开始在岩洞上绘制动物的躯体,在陶罐上刻画鱼的模样或是在丝帛上根据想象绘制出地狱和天堂,任何艺术的形制、艺术展现、审美活动和色彩都是相伴而生的,二者的关系就如同躯干与皮肤一样。色彩可以说是这些或视觉或行为或者其他种种艺术形式展现中最直观、最强烈的因素。其次,色彩不仅是人类最早,也是最基本的视觉感官体验,并逐渐地与人类社会活动衍生出的心理现象和思想观念紧密相连,是具有情感信息表达功能的视觉符号系统。中国文化中一直以来都具有重视色彩文化的思维惯性。自远古时代到夏、商、周,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始终是一根联系民族血脉的主线。到了现代社会色彩的作用于功能有所变化,但其重要性依然如此。色彩在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具有广泛而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同样如此,色彩对学生的感知力、性格养成、欣赏和创作绘画的能力锻炼、文化学习等都是极为重要的。在初中阶段这一青少年发展关键时期,培养好学生的色彩能力与知识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美术教育中对于色彩观或色彩理论的教育、色彩能力的培养等对于人的素质的发展、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展开了对当前初中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问题的研究。本文从教材切入把握初中阶段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内容的现状及问题。从使用范围较为广泛的人教版和湘教版初中美术教材进行切入,以重庆、贵州两地的6所使用该版本美术教材的初级中学为调查研究对象,其次就是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访谈的调查方式进行色彩教学内容的现状和问题的掌握,并对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应用于美术教育的可行性进行初探。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初中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问题主要有:色彩教学内容对西方色彩体系的偏重;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教育不足;学生喜爱色彩的但在使用色彩进行绘画创作时无从下手;学生在色彩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操作性不足等问题。在这一基础上,针对这些色彩教学方面存在的矛盾及问题,结合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规律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如,细化民间艺术中的五色文化、“动漫艺术”与传统色彩文化的融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