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基层政权是我国政权体系中的根基部分,其地位和作用相当重要。建设稳固的农村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农村发展的历史必然,更是顺应中国现代化需要的关键之举。党和政府确立了上下统一的政权组织体系,通过有效整合农村中的社会资源来实现国家政权力量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渗透与控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权建设理论强调,无产阶级要想获得解放和自由,必须夺取自己的政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权建设理论,为我国政权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建设无论是在国家结构上,还是在政权组织形式等多方面都与时俱进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权建设理论。新民主主义时期政权建设的实践,为建国后农村政权建设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土地改革运动真正实现了国家政权力量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渗透与控制,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顺利进行打下了扎实的组织基础。普选制度的推行,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增强了农民对新政权的认可度。1954年制定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也为农村基层政权的组织和运行提供了法律依据。合作化的发展过程,是国家权力下移到农业社各个环节的过程。统购统销制度,是在粮食分配和流通领域采取的一项具有社会基本制度的政策,严密的购销网络,强化了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控制,有力地配合了合作化运动,使得基层政权力量不断渗透到农民的生活领域。当前农村政权建设仍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村政权建设中总结得失、吸取精华,能够为我国新农村政权建设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