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我国坚持的“离土不离乡”农村工业化发展策略和推行的“小城镇、大战略”城市化发展道路,在促进乡镇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建设偏面注重数量,而忽视了城市“质”的发展、城市功能的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增加、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的改善,造成当前大中城市聚集效应欠强、规模不经济,而小城镇人口吸纳少,经济规模和效益很差,且遍地开花浪费了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为此,有必要对现行的城市化道路进行反思,新的城市建设应按照市场规律和规模经济的要求,适应产业升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进程,积极、有序、全面、协调地发展各类城市。城市建设体系应合理发展大城市、大力对中等城市扩容、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使城市化与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间建立起符合发展规律的内在联系,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条件和更加优良的生活空间。本文由四大块内容所构成。首先是城市化理论基础。其次是建国以来宁波城市化发展历程的回顾,分析了宁波城市化的特点和动力机制,判断宁波城市化进程现状。在此基础上,按现代化发展六个方面的要求,深入分析了城市化对宁波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随后,根据宁波城市化进程现状进一步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环保压力较大、资源制约和对社会弱势群体关注不够等,进而从制度、非制度、内在及外围等多角度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宁波城市化发展应遵循统筹协调发展的思想、坚持规模发展原则、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道路,并从城市规划、资源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第三产业、整理城镇体系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宁波城市化的对策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