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信息时代电子产业发展迅猛,各色各样的电子产品几乎在各个层面上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然而,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在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即导致全球、尤其是城市中的电子垃圾数量剧增。电子垃圾是一个新生名词,主要指各种废弃的电器和电子设备。相关研究已经表明,电子垃圾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成分。若不进行有效的治理,电子垃圾将对人们的生活乃至公共安全产生巨大危害。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垃圾的资源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之一。如今,越来越多的电子垃圾造成的的环境问题日趋突出,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重视。从全球范围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是产生电子垃圾的大国,发达国家早已经针对电子垃圾的治理进行了技术和法律上的储备;而包括我国在内的多数发展中国家在自身产生大量电子垃圾的同时,由于环保标准和法制建设存在漏洞还遭遇着发达国家电子垃圾的“入侵”,电子垃圾问题在我国绝对不容小觑。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子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和潜在污染以及电子垃圾本身的处理流程等领域。本文就电子垃圾现状、国内外处理方式以及相应的法律建设进行了分析,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战略角度入手,就如何建立健全社会回收体系、提高电子垃圾的回收利用效率、提高生产者的责任意识、培养使用者的“公民意识”、促使全民参与其中,促进“绿色GDP”增长以及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文章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主要介绍电子垃圾的涵义和相关治理的理论;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电子垃圾的现状、成因及危害;第三部分,介绍我国城市电子垃圾治理的实践;第四部分介绍主要发达国家电子垃圾治理的方式及启示;最后探索我国城市电子垃圾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本文试图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电子垃圾治理和相关立法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探讨建立和完善电子垃圾综合治理体系,此举对防治电子垃圾对环境的深度污染、提高电子垃圾的循环利用率、促进我国环保事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