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细菌性传染病,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很广泛的分布。近年来我国布鲁氏菌病发病率逐年递增,给畜牧业及其相关产业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本研究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布鲁氏菌病门诊病人个案调查表》调查了吉林省松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人员,并分析了吉林省松原市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影响布鲁氏菌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随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免疫学指标的转归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就诊人员共计1103人,布鲁氏菌病阳性率为36.6%;就诊人群临床分期构成中,最高为急性期,其次为亚急性期、慢性期和残余期;临床症状及合并症分布中,患者主要的症状为发热,其次为肌肉关节疼痛和乏力,主要合并症为睾丸炎,患者与非患者在发热、多汗、背痛、髋痛、腰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及颈椎病的分布上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时间主要集中在6~8月份;阳性率最高的就诊地区为乾安县,其次为扶余县及前郭县;就诊患者在性别、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上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还受到畜别接触史、家庭成员感染史、接触途径及传播媒介等方面因素的影响;26名随访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治疗后1个月主要症状为多汗,3个月主要症状为肌肉关节疼痛,6个月主要症状为腰痛,临床症状随时间呈减少趋势;随访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SAT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3个月、6个月SAT结果是否达到诊断标准在临床症状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为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布鲁氏菌病的病因预防提供了理论支持。建议政府、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及高危职业者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有效地控制布鲁氏菌病的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