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1世纪初新基础教育改革以来,国内出版了很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对这些教材进行系统比较研究,对于教材的选用、修订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选取国内部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纸质教科书,对这些教材的内容进行初步比较研究。本研究选取北京、湖北、上海、江苏、福建、吉林、广东等地出版的七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纸质教材,以2012年教育部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主要依据,从五大领域结构、教材内容主题、教材内容呈现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教材内容领域结构方面,七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册数主题数量不同。总的来看,七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五个学习领域中占比不一。北京版、湖北版、上海版、江苏版教材所占比重由大到小依次都是“情绪与生活社会适应”、“人际交往”、“学会学习”、“自我意识”和“生命关怀”。福建版和广东版教材以“人际交往”最为显著,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态度与行为,重视学生的圆圈式扩展。吉林版教材关于“情绪与生活社会适应”主题最多,其次为“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会学习”、“生命关怀”。2.在教材内容主题方面,教材内容主题从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生活与社会适应、生命关怀五大内容领域对七套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主题进行比较研究,自我意识领域占比由高到低依次是:吉林版、北京版、福建版、江苏版、湖北版、上海版、广东版;学习心理领域占比由高到低依次是:广东版、湖北版、吉林版、江苏版、北京版、上海版、福建版;人际交往领域占比由高到低依次是:福建版、广东版、湖北版、吉林版、上海版、江苏版、北京版;情绪与生活社会适应领域占比由高到低依次是:北京版、上海版、江苏版、吉林版、福建版、湖北版、广东版;生命关怀领域占比由高到低依次是:上海版、江苏版、北京版、福建版、吉林版、湖北版、广东版,其中,广东版教材并未设计到生命关怀的教育内容。3.在教材内容呈现方面,七套教材均有各自的特点。比如在导读呈现方面,吉林版教材以非文字形式的方式呈现,趣味性十足;在栏目设置方面,大部分教材选用了固定的栏目模块,上海版和福建版教材在栏目设置上比较灵活;在插图设计方面,七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图片的数量和颜色上存在着一定差距,吉林版和福建版教材采用了单色图片,其余教材均为彩色。以上七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虽然存在不少差异,但总体上看,它们又存在着一些共同优点与某些不足。共同的优点是:符合纲要的基本要求,能够凸显课程的独特性,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共同的不足是:课程的创生性体现不充分,课程的趣味性有所欠缺,贯彻积极心理学理念有所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