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计算观念渗入到各个领域,传统科学哲学的研究方法正在接受着挑战。科学哲学与人工智能有许多可以相互借鉴学习的方面,跨学科的研究可以启发我们对科学哲学主要问题的重新思考。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萨伽德提出了一种人工智能程序PI,在计算的框架中为科学哲学的主要问题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答案。PI的结构与过程类似于逻辑中的演绎推理,但它的可取之处在于它可以提供比谓词逻辑更加丰富的结构形式,它是心理学与逻辑的综合。PI的主要活动就是问题求解,在PI系统中,理论是一组复杂的数据结构,由高度有组织的规则、概念和问题解决方法构成。科学解释和科学问题求解活动是由构成理论的规则、概念、问题解决方法相互协调的计算过程。理论发现的主要途径是假说推理,在PI中可以进行四种假说推理。理论概念具有意义是因为这些概念是在理论发现的过程中通过概念组合的方法构成的,同时也是因为这些概念与其它概念是相互联系的。目前,PI程序还是不完善的,它的运行规模还很狭小,它所涉及的形式化的知识领域也是有限的,缺乏时间、空间、因果性等重要知识,而且,PI程序也无法与真实世界发生相互影响,它依赖程序员预先输入的信息。PI的完善需要不断借助人工智能、认知心理学和历史科学哲学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但PI程序毕竟为计算科学哲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开端,是可接受的,值得引起哲学家的普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