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长期以来,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出发,始终高度重视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由此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呈稳定上升趋势。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仍有明显差距,具体表现为:部分初中生政治素养不高,道德责任感缺失,心理素质较为欠缺,人际关系不协调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初中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实证方法,首先对初中生的思想道德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一方面初中生思想道德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主流思想道德观念在初中生群体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另一方面,部分初中生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以及人际关系方面都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别从全社会对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以及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初中生群体自身等四个方面逐一进行了分析。并从对社会发展和初中生自身健康成长两个角度阐述了提高初中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意义;从提倡坚持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礼仪育人、网络育人、制度育人、合力育人等七个方面分析了提高初中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思路;从提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知与行相统一,坚持教育与管理相衔接,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初中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原则。最后,文章重点探索了提高初中生思想道德水平的路径选择问题。基于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根据初中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从学校、家庭、社区以及建立三位一体的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联动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认为提高初中生思想道德水平不能囿于教育领域的狭小范围,应在全面认识我国正在进行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上,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度,切实把握机遇,研究相应对策,采取有效举措。形成全社会为全面提高初中生思想道德水平而齐抓共管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