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煤矿东部变电硐室变形破碎机理及其加固技术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nol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软岩工程问题日益突出。由于软岩具有流变性、自承能力差、变形时间长和变形量大等特点,其支护工作一直是采矿工程领域的技术难题。软岩巷道尤其是处于软岩工程中的地下硐室,其围岩稳定性控制是采矿科学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山西长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长平煤矿东部变电硐室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以及数值模拟,对长平煤矿东部变电硐室围岩的地质力学条件、变形破碎机理、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适用于东部变电硐室的加固方案,主要研究结论为:(1)详细分析了东部变电硐室的围岩力学条件和3号煤及其顶底板的物理力学特性:东部变电硐室的下位顶板为松软破碎泥岩和砂质泥岩,上位顶板为厚且硬的细砂岩和中砂岩,底板和两帮为裂隙发育、强度较低的3号煤。(2)从埋深、岩性、岩层结构和采动影响方面分析了东部变电硐室的破碎机理:在围岩松软、准深部高自重应力和坚硬老顶岩层向采空区悬伸引起的高采动附加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位于3号煤层中硐室出现严重变形破坏和底鼓是必然的。(3)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影响硐室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了研究,得到了硐室围岩位移变形量和垂直应力峰值在各因素下的变化规律:硐室围岩位移量和垂直应力峰值随回采工作面老顶垮落角和煤柱尺寸的增大而减小,随悬顶长度和埋深的增大而增大,硐室埋藏深度对硐室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大。(4)针对东部变电所硐室的围岩结构和开采条件,提出了破碎围岩分区稳定全断面联合加固技术:①及时封闭围岩,②顶板采用φ22mm强力锚索形成补强圈;③巷帮深部强力注浆,形成密实的深部主动承载垫层,实现巷帮深部岩体主动承载;④底板反底拱全断面封闭支架。(5)针对引起东部变电硐室破碎的影响因素,给出了适用于东部变电硐室的加固方案,并对加固方案的支护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加固方案是可行的,但也有待于实施后的实践监测。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宁夏国民经济得利了长足的发展。作为基础性产业的公路运输事业首当其冲,从1998年至2003年的这五年期间,宁夏公路建设无论
本文基于工程仿生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将动物表面信息抽象为凹坑形仿生非光滑形态,建立了仿生非光滑表面模型,计算了多个速度下该非光滑表面的减阻效果并对其减阻机理进行了研究。传统的减阻研究主要采用风洞实验方法,但是它耗资大、实验条件控制困难,为了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本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凹坑形非光滑表面流场进行细微的研究,探讨其减阻机理,研究凹坑单元尺寸和来流速度对减阻效果的影响,为设计出更加有效的
黏聚力模型被广泛应用于金属构件断裂过程的数值模拟.为深入分析土工格栅筋土界面关系,在格栅纵肋处采用罚函数法,在格栅横肋处采用黏聚力模型,并基于土工格栅横、纵肋条拉拔
现代物流技术作为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增长点的理念已经得到各钢铁企业的认同。然而,如何将现代物流技术与当今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Web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
牵引传动是一种新兴的、性能优越的传动方式。它具有优越的传动性能,而且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牵引传动是利用牵引油膜在传动接触区间的剪切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所以油品本身牵引特性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牵引传动的牵引效率。当前国内对牵引传动特性的研究绝大部分都是研究稳态条件下的牵引特性,而没有研究非稳态工作条件下的牵引特性。针对目前国内牵引传动应用的发展,在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牵引传动的几种试验机的分析比较基础
本文以崔家寨煤矿E115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BA—Ⅱ型松动圈测试仪实测井下回采巷道围岩松动圈发育规律;采用煤孔钻屑法测定工作面引起的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运用日本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中指出,目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为保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建立相应的安全支撑体系。本文就是根据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