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组分系统(hrpG、rpfC-rpfG、colS-colR)在病原与宿主相互作用、群体感应、应对胁迫中发挥重要的信号转导功能。Xcc 8004(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 8004,十字花科黑腐病菌致病变种8004)基因组中有106个基因被注释为双组分系统基因,绝大部分功能未知。之前,本实验室发现一个双组分系统XC3670-XC3669与致病性相关。为了鉴定该双组分系统的具体功能和作用机制,我们试图鉴定出受其调控的下游基因。本工作根据DM3670-8004双向电泳质谱的结果,选取5个XC3670突变后蛋白质表达差异的编码基因XC1163、XC1308、XC2810、XC2847、XC2921,利用缺失突变及反式功能互补、转录后水平GUS报告子构建等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XC1163被注释为DNA结合相关蛋白,缺失突变体构建及表型验证结果表明该基因可能与SDS抗性相关。利用NNPP和SAK预测到XC1163的σ 70启动子:-10区序列为TCTATT,-35区序列为ATGACA,两者之间的距离为17bp。GUS活性检测表明,在MMX、NYGB和XCM培养基中,XC1163在转录水平可能受到XC3670的负调控。XC1308在基因组中注释为一个组氨酸磷酸转运蛋白激酶/磷酸化酶(Hpr K/P)基因。本研究构建了XC1308的缺失突变体和反式功能互补菌并进行表型检测。结果表明:XC1308与胞外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和胞外多糖的产量相关,XC1308与营养生长有一定的相关性。用RT-PCR的方法我们证明了XC1308与XC1309属于同一个转录单元。有关该转录单元的具体结构及调控关系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分析。XC2810被注释为编码一个含有PolyA_pol结构域和Gly-zipper结构域的假定蛋白。利用SignalP 4.0和TMHMM 2.0预测该假定蛋白有信号肽和跨膜螺旋,我们推测XC2810可能编码一个膜蛋白或者细胞器膜蛋白。缺失突变体的表型分析表明,XC2810的缺失不影响营养生长,不影响胞外多糖、胞外酶的产量,与HR反应、致病性、抗逆性也无关。虽然我们没有预测到XC2810的启动子元件,但是GUS报告质粒的定性结果和定量结果表明,在MMX中XC3670对XC2810可能存在一定的正调控关系,而在NYGB和XCM培养基中XC3670对XC2810可能存在一定的负调控关系。XC2921被注释为一个未知功能结构域的假定蛋白。缺失突变体的表型分析表明XC2921与胞外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和胞外多糖的产量无关,也不参与抗逆性、致病性和过敏反应。GUS报告质粒的定性结果表明,XC2921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受到XC3670正调控,但需要进一步的验证。XC2847被注释为一个假定蛋白,含有果胶裂解酶基序(Pectate_lyase)和周质铜结合基序(Periplasmic copper-binding)。基因突变及反式互补实验发现XC2847不仅与多个金属的抗性相关,而凡与致病性、HR反应的延迟相关。我们推测XC2847可能编码一种新型的双功能蛋白,与金属抗性和致病性相关,其详细的生物学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