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题材纪录片的叙事伦理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xsnjz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全民健康,健康中国”的目标也有了新时代下的新要求,加之医疗卫生此类民生问题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热点。国家重视,百姓关心,各类媒体的目光自然转向了该领域,一时间创作出大量有关医疗题材的电视栏目、影视剧和纪录片作品,医院影像密集呈现,引发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业界的繁荣也推动着学界对此类型题材纪录片的关注。本研究从叙事伦理学视角出发,以我国医疗题材纪录片的优秀代表《人间世》为例,综合伦理学、符号学、语言学等学科理论,运用影片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人间世》展开具体而深入的分析研究,以小见大观照我国当前医疗题材纪录片的作品特点与发展现状,展望我国医疗题材纪录片叙事创作和伦理表达的未来。本文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在介绍论文研究背景、研究问题与意义的基础上,从叙事伦理学、医疗题材纪录片、纪录片伦理和纪录片创作这四个主题出发对相关论著和期刊论文进行文献梳理归纳。第二章从宏观层面考察医疗题材纪录片:纵向上我国医疗题材纪录片深受纪录片发展的大环境影响,历经了起步、发展和繁荣三个阶段,横向上比较了美国、英国和日本医疗题材纪录片的特点以及对我国医疗纪录片的影响。第三章从微观层面对《人间世》进行叙事伦理的故事(内容)伦理研究,在分析纪录片主题内容及社会映射的基础上,揭示该片饱含对自然生命伦理的尊重、对精神生命伦理完善的追求、对情感伦理的释放这三大个体伦理,以及医疗行业伦理、人道主义这两点人民伦理。第四、五章分析了《人间世》的叙述(形式)伦理,其中第四章从叙事出发,总结《人间世》的叙事视角、策略和结构特点,提出这些叙事手法对纪录片的伦理阐扬起到了强化、推进、突破的作用。第五章则从视听语言分析着手,认为该片对画面造型、拍摄手法、声音、剪辑等手段的多元化综合运用,既体现了影片的纪实性和艺术美感,又弥补了《人间世》关于医学伦理、生命伦理以及纪录片创作伦理等伦理内涵的表达。最后,基于前文对《人间世》的叙事伦理分析,第六章归纳了该片创作的叙事机制特点、暗含的伦理意蕴以及存在的不足,从宏观层面出发,探讨我国医疗题材纪录片在创作叙事和伦理表达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医疗题材纪录片未来可行方向提出建议。本文以《人间世》这一我国优秀医疗题材纪录片为案例,选择医疗题材纪录片这一极具伦理困境的纪录片种类展开叙事伦理分析,既为医疗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叙事伦理学引入纪录片的研究领域进行了有益尝试。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目前高校公共课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现状,本文研究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根据该门课程的实践性特点,本文提出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划分了教学研究目标,实践了课程中自主引导为驱动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法。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有序的参与课程教学与实践,提高学生实际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能力,为其后续计算机相关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
数字化时代下,图书馆传统的职能有了新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服务职能侧重于资源的推广、较宽泛的文检课教育,服务对象主要为高校学生;现在的教学服务要求和高校的用户、课程、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打造无所不在的环境,服务于广大师生,是一种更为全面、深入的教学服务,更为强调教学服务的深度与广度。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普遍认识到服务教学职能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探索图书馆为教学服务的新模式,高校
"脾约"一词语出仲景《伤寒论》,"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后世医家对脾约的认识可谓见仁见智。该文就历代医家对脾约的认识、病机辨析及导师多年对此证的经验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才的贡献,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河南省在落实自我发展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积极为打造人才高地而不断努力。从
为了满足国民的日常生活需要,推进经济领域的发展,我国的铁路行业建设为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铁路桥梁的现场施工的过程中,包括模板,托架,挂篮等在内的临时结构,给铁路桥梁的浇筑成型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临时结构的合理设计以及正确施工是保证桥梁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对桥梁临时结构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背后河特大桥,该桥为(80+152+80)m连续刚构结构,对该桥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