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加筋土离散元双轴试验模拟及其微观特性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xing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是一种特殊的颗粒材料,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其特殊的力学特性导致黄土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制约着我国黄土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纤维加筋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土体改良技术,有效的提高了土体强度,在路基改良、边坡支护等工程中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纤维加筋土是一种典型的应用大于理论研究的土工材料,其变形过程中内部微结构特征的研究对解决复杂地质灾害及岩土工程问题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以延安黄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玻璃纤维作为加筋材料,结合野外调查、室内试验、电子显微镜扫描,对玻璃纤维加筋土的宏观力学特性及微观结构特征做了试探性研究。同时基于PFC2D数值模拟程序,采用编程方法考虑颗粒几何特征构建纤维加筋土离散元模型,进行柔性边界伺服的双轴试验,以对纤维加筋土变形破坏过程进行微观研究,具体结论如下:1.玻璃纤维加筋土试样峰值强度随着纤维掺杂量的增加,呈现出一个上升再下降的现象,ξ=0.6%为最优纤维掺杂量。纤维的强度提升率与加筋率呈现二次关系。纤维的掺入主要提高土体黏聚力,对内摩擦角影响较小。2.使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获取了不同加筋率下试样剪切带处微结构特征:无筋重塑土土颗粒间具有稳定的接触关系,粒状颗粒与块状颗粒之间形成点-点、点-面接触关系。土体的骨架由块状、片状的大颗粒以镶嵌方式构成,粘结颗粒与骨架颗粒形成胶结接触关系。颗粒镶嵌后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三维结构并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纤维在试样中呈现无序分布状态,纤维与土颗粒之间形成的粘结、摩擦作用是纤维加筋土的主要作用机理。纤维与土体的粘结强度低于孔洞边缘土颗粒之间的粘结强度,纤维拔出后形成的孔洞内部土颗粒呈现独立分布状态,脱出的纤维表面无塑性形变。当纤维含量超过最优加筋率后,样品纤维团聚结构增多,导致其附近土体孔隙率出现明显的增大,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3.试样剪切带的产生是颗粒速度矢量差异性分化而导致的结果,峰值强度前,颗粒位移速度低且运动方向趋于一致,峰值强度后速度方向及大小迅速变化,变化方向最终决定了试样的破坏模式。颗粒的几何形态产生的固锁效应严重影响到剪切带的发展过程,剪切带颗粒旋转角大小:剪切带内部几何块体颗粒<剪切带内部球形颗粒<剪切带周围几何块体颗粒<剪切带周围球形颗粒。4.试样裂纹数量变化曲线将试样的变形破坏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压缩阶段-损伤阶段-破坏阶段。试样内部拉张裂隙明显低于剪切裂隙,但随着围压的上升,裂隙数量逐渐趋于相等。剪切带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纤维变形受拉-筋土结构破坏-剪切带形成。随着加筋率上升,试样破坏时剪切面由单个剪切面逐步向多叉型过渡。在最优纤维掺杂量下试样整体纤维分布较为均匀,纤维与土颗粒之间形成紧密的接触结构,纤维在土体内弯曲并相互搭接形成网状结构,阻止土颗粒间的相对位移,降低整体形变。纤维加筋率过高的试样中,纤维在土体内产生过多的重叠,使土体本身颗粒间的粘结破坏,进而影响土体宏观力学强度。
其他文献
“西部大开发”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实际作业中往往伴随有各种各样的建筑用地问题,例如: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路基的塌陷、道路的变形等。而对黄土动力学特性的深入研究对指导该地区的实际工程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地震诱发黄土滑坡灾害效应与风险”课题,以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夏家大路的黄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的GD
镇域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桥梁,也是国家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空间单元。镇域聚落体系优化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村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举措。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力量的关键。基于产业发展的镇域聚落体系优化研究对镇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商洛市大荆镇为研究区域,以镇区及周边(聚落)村庄为研究对象,从空间相互作用视角出发,采用引力模型对大荆镇聚落体系进行研究和理解,从产业发
宁明盆地古近系泥岩埋深浅,具有遇水泥化、膨胀、崩解的特性,对基础工程的建设和运营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防治宁明泥岩造成工程地质灾害,对宁明盆地古近系泥岩开展试验研究。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基本物理特性试验对宁明泥岩进行分类;对试样进行增湿干湿循环试验、通过微米CT试验研究泥岩内部的裂隙发育特征;通过浸水干湿循环试验研究崩解物的级配的影响因素;通过X射线衍射试验、扫描电镜试验结合崩解特征探讨宁明泥岩的
20世纪中期,西方世界城市与工业经历了空前规模与超速的变革,无节制的快速生活不仅没有提高生活质量,其本身却成为城市问题的根源所在。慢城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以维护城市地方特色和提高城市物质及人文环境、居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迅速从欧洲蔓延至全球范围。我国慢城建设通常借助旅游开发来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展现地方文化特色,通过打造慢旅游项目为生活忙碌的人群提供宜居且适合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华阴市是陕西
随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从粗放外延式扩张向精细内涵式发展推进的转型期的到来,历史城市的更新和发展成为新的研究课题。与此同时,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观点也逐渐受到各界学者的关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观点强调将多个文化遗产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重视文化遗产间的互动关系。西安市及咸阳市是著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作为研究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基于关联视角对研究区国保单位的关联性
自然界降雨-蒸发带来的干湿耦合作用对土体性质、结构产生诸多不利影响,进而影响众多工程建设,因此研究干湿循环下土体性质、结构变化情况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烘干法模拟脱湿过程、水膜转移法模拟增湿过程对取自武乡盆地边缘的黏土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在干湿循环过程中通过数字摄影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手段研究土体表面的裂隙演化。之后分别对多次干湿循环前后的土样进行微观试验、强度试验、渗透试验及膨胀试验,并利用灰色理
本文选取了1920年海原大地震诱发的石碑塬低角度边坡滑移为研究对象,在固原市原州区石碑塬地区开展了工程物探、工程地质测绘及现场取样等野外工作。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了黄土基本力学试验、室内动三轴试验、室外水槽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等研究,对低角度边坡在震动液化作用下发生滑移现象的机理进行探索研究。取得了以下结论:(1)对研究区野外勘探和走访调查资料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出石碑塬低角度滑移特征:(1)
通勤作为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动,除了通勤自身的目的属性,在其过程中居民的体验同样重要。因此,关注通勤者的体验,不断提高居民在通勤过程中的幸福感,是提升居民整体幸福水平的重要途经之一。通勤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是对其进行改善的基础,甄别对通勤幸福感提升有益的因素,对于关注个体通勤行为的交通系统优化、打造以人为本的建成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安市居民为研究对象,基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开发的手机软
2018年发布的新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提出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取代了传统的居住区规划,传统规划已不能应对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城市病,原有发展模式和住区规范已不能解决问题,也明显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提出的新需求。现今老城内原有生活格局与传统公共空间在用地紧缺的挑战下,功能逐渐衰退,城内空间亟需重塑,城市功能修补在城市品质的塑造过程中愈发受到重视。本文以社区发展理论来构建生活圈的分析框架,
生态空间之治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科学优化生态空间不仅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系统,也可为科学规划国土空间提供主要依据。山区县自然条件较为复杂,生态环境兼具重要性和脆弱性双重特点,生态空间划定既要遵循一般普适性要求,也要充分考虑山区自身特点。因此,寻求适用于山区县的生态空间划定和优化方法对于山区县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位于陕南秦巴山区的山阳县为例,充分考虑该地区地形复杂和生态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