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啤酒产业自1987年复苏,到1992年产量突破1000万吨,用了14年,到1999年突破2000万吨用了7年,而到2005年突破3000万吨只用了6年时间,啤酒产业的产能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步调相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啤酒产业自1987年复苏,到1992年产量突破1000万吨,用了14年,到1999年突破2000万吨用了7年,而到2005年突破3000万吨只用了6年时间,啤酒产业的产能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步调相近,近五年是产能快速发展时期。啤酒产能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销售市场格局的重构。
目前在全国啤酒行业中的第一军团由青岛、燕京、华润三大公司组成,但从目前全国各地的销售情况看,只有青岛啤酒在全国市场上具有广泛的渠道竞争力,即,以一定的渠道投入成本而言,其取得的销售利润是最大的,其余两家品牌均没有在全国市场形成明显的渠道竞争优势,更不要说处于第一军团以外的数百家规模更小的啤酒生产企业。究其原因:青岛啤酒在全国各地构建的分销渠道是1、是以其较高的品牌影响力为基础,重视品牌宣传;2、在战略市场上推行大经销商制。从而形成了较为行之有效的渠道管理。对比而言,文中A企业所采取的渠道管理策略则可代表其他大多数的啤酒生产企业。作为一家紧追第一军团的规模较大的啤酒生产企业,A企业近来也正处于发展转型期,原来作为一个区域性强势品牌,由于啤酒销售半径限制和啤酒新鲜度需求,加上该品牌在当地历年的品牌沉积,曾一度在当地供不应求。近四年来,A企业也开始转变思路,致力于开拓更广泛的市场,但是其渠道和分销网络的建设步调却一直赶不上产能的快速扩大,再加上近年来其在啤酒渠道管理上存在的误识,渠道资源投入不断加大、销售队伍素质亟待提高、经销商实力参差不齐等等导致其渠道成本逐年增长,而效益却未同比增长。
对此,经过对A企业渠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层剖析,同时对比青岛等行业优势企业的做法,明确了A企业必须通过构建以品牌为核心的长效型渠道管理模式、加快对其渠道管理模式的内在优化来逐步提高企业渠道竞争力的发展方向。同时,结合A企业的实际,文中提出了渠道管理内在优化的几项措施,诸如企业应基于市场导向意识而构建好科学合理的营销规划、重视销售信息数据的分析、高素质的销售人员培养以及重新疏理筛选经销商,采用契约式管理稳定批发商等等。
其他文献
在现代社会的市场环境里,任何国家想要取得经济上的成功,都需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安然事件”的出现,都与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上的缺陷相关。公司治理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才的争夺成为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能够吸引人才、培养人才、避免人才流失,企业需要为其提供满意的薪酬及良好的工作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并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薪酬体系的建立不仅是企业评定人才个人能力、专业技能及对企业贡献度的直接体现形式,更能够反映出企业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对于实现现代化管理的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供应链的形成为企业经营活动带来众多挑战。因此,如何适应全球供应链的要求,发展高速度、高质量、低风险的企业组织形式便成了时代话题。与此同时,伴随虚拟
伴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传统制造业面临着转型升级,国家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传媒产业赢来发展机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社会经济生活各个层面深入结合,不
数据库营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成熟应用,但是在中国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应用。与此同时,中国的邮政业务却面临着传统业务量下滑的困境。如何扭转局面?这是邮政人面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以寻求邮政开创新型业务为出发点,并结合数据库营销的特点和优势,分析数据库营销在珠海邮政公司的应用,并总结出珠海市邮政公司在数据库营销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在其后提出解决吧策略,以此增强数据营销业务在邮政经营的支持力度,提
面对日益激烈的收藏品市场竞争,仅拥有具有市场发展潜力与收藏价值的商品,并不足以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清晰的产品市场定位、有效的拓展客户群体以及多元化的营销手段,成为新
软件业作为新兴的重要产业,是以人为第一生产要素和智力密集型的产业,是信息社会的核心,而我国软件企业大部分规模较小,普遍缺乏国际竞争力。了解中小软件企业面临市场环境和成长
19世纪70年代,由于人们对食品安全信心的日渐丧失,加之对城市化的反思和乡村重建思潮的兴起等因素,一种新型的农业模式——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简称CSA)应运而生。近十年来,社区支持农业型农业经历了一个较快增长的时期。我国CSA的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大约有100家CSA农场。在CSA农场快速增长的同时,由于经营管理不善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电信产业是我国发展最快、改革力度最大的行业,而随着3G相关技术的成熟以及终端产品的丰富,我国开展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业务已是大势所趋。技术的变革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