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子对低氮胁迫的响应及耐低氮基因挖掘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ower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肥过量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减少农业生产上对于氮肥的依赖,培育耐低氮作物品种是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深入探究作物耐低氮生理及分子机制,提高作物氮吸收和利用效率,对生态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糜子Panicum miliaceum(L.)是一个四倍体栽培种,具有极广的适应性和较强的抗旱、耐盐碱、耐温度胁迫能力,可能进化出独特的耐贫瘠机制,尤其是耐低氮。据此,本研究选择不同低氮耐性的糜子品种为试验材料,探究其抵抗低氮条件的生理-分子机制以及挖掘耐低氮关键基因,为提高作物氮利用效率提供一定启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确定糜子资源低氮筛选浓度及耐低氮鉴定的评价体系通过设置8个氮浓度梯度,分析糜子苗期表型特征及相关参数,0.25 m M N可作为糜子苗期耐低氮鉴定的适宜氮浓度。对84份糜子种质资源材料进行水培试验的耐低氮性鉴定,得出整株氮积累量、干物质量、根冠比和地上氮利用率可作为糜子耐低氮评价的主要指标。编号为86、184、235、298的糜子材料表现出良好的耐低氮能力,而编号111和230对低氮处理比较敏感,不同品种对低氮的响应特性可用于分析糜子耐低氮机制研究。2.耐低氮糜子品种响应低氮胁迫的生理机制以2份耐低氮(184和298)和2份低氮敏感(111和230)糜子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了5 m M(高氮)和0.25 m M(低氮)处理21 d及复氮7 d后,耐低氮与氮敏感糜子品种响应低氮胁迫的生理学差异。在低氮条件下,耐低氮品种具有较高的叶片叶绿素SPAD值、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维持了较高的光合特性,促进了叶片光合物质生产能力;耐低氮品种具有较高的NPQ的诱导,减少了光合系统内过剩的光能,维持了较高的电子传递速率。其具有更高的叶片光合酶和氮转运酶活性保证了光合产物的及时输出以及更好地完成了氮的吸收、转运和利用,从而使耐低氮品种的低氮耐性明显高于氮敏感品种,表现出更强的低氮适应性以及复氮后的恢复能力。3.基于RNA-seq技术的耐低氮糜子品种响应低氮胁迫表达谱分析以1份耐低氮(184)与1份氮敏感糜子(111)品种为材料,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分析了低氮处理21 d及复氮后7 d叶片转录组变化。据转录谱分析结果,共鉴定到5254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包括细胞组分、光系统II(PSII)、光合膜结构、碳水化合物代谢等相关基因,主要参与了光合作用、淀粉-蔗糖代谢、氮代谢、氨基酸代谢等代谢过程。耐低氮品种光合酶以及氮转运相关酶高表达水平使其能在低氮胁迫的情况下更高效的吸收和转运氮素,这可能是耐低氮品种增强低氮耐受性的重要原因。4.糜子NO3-转运蛋白(NRT1和NRT2)家族基因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从糜子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到9个NRT1与6个NRT2家族基因,NRT1和NRT2家族成员分别含有PTR2和MFS-1蛋白保守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发现,9个糜子NRT1基因可分为5个NPF亚家族,同一亚家族基因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蛋白保守基序。NRT1和NRT2基因家族成员启动子区包含多种激素和胁迫应答顺式作用元件。NRT1.1、NRT1.4、NRT1.9、NRT2.1、NRT2.2、NRT2.6、NRT3.1和NRT3.2在根和叶中均有表达,其中,NRT1.4和NRT2.1分别在叶片和根系中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各组,而NRT2.2、NRT2.6、NRT3.1和NRT3.2在叶和根中的表达量均极低,表明NRT1和NRT2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氮诱导试验表明,这些基因在根中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早于叶片中,说明根系较叶片对氮响应发生的更早。通过对大田试验不同氮素水平不同生育时期以及不同器官中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表明,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各基因表达模式不同;在不同生育时期内表现为:(1)在苗期叶片各基因表达水平较高,这可能与苗期糜子主要依靠叶片进行营养生长有关,(2)在开花期和灌浆期根部和茎部各基因表达水平较高,这段时期根和茎中氮的积累量达到最大,说明这些基因可能参与了氮的积累与转运,(3)在籽粒灌浆期穗部各基因表达量达到最大,说明这些基因可能参与了籽粒形成过程氮的转运。5.耐低氮糜子减氮增效机制探究通过对4份耐低氮(86、184、235、298)和2份氮敏感(111和230)糜子品种进行两年田间不同氮素水平处理。在低氮条件下,耐低氮糜子品种维持了较高的干物质积累以及叶片SPAD值和光合特性,提高了植株对光能的捕获和吸收能力,促进了叶片光合物质生产能力。而维持耐低氮品种具有的这种优势主要原因在于,低氮条件下,耐低氮糜子品种显著提高了糜子群体的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与辐射利用效率,增强了土壤水分的高效利用,促进了耐低氮糜子的氮素吸收和利用,最终引起糜子生产力水平显著上升。
其他文献
存货管理直接关系到了企业运营发展成本,为此,企业需要积极收集、分析与存货管理相关的信息、数据,以此来形成存货管理信息系统,不但能够降低存货管理成本,还能够为企业开展各项决策提供参考,从而提高企业运营发展经济效益。需要注意的是,存货管理信息化建设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企业需要结合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解决和完善方案。
期刊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医养建筑对健康中国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值得受到持续关注。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的当下,绿色建筑理念对医养建筑提出相对高的技术要求。文章结合具体的医养建筑项目实践,对绿色建筑理念在医养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相关节能措施,为今后相关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88例初产妇,通过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所有初产妇分为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4例,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初产妇护理前后的SDS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护理依从性、盆底功能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产妇的SDS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相差不大,差异无统
目的了解初产妇产后3个月内疲乏和社会支持现况,并探析社会支持对产后疲乏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6月在四川省遂宁市某医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16例为研究对象,运用产后疲乏量表(PFS)、产后社会支持问卷分别在初产妇产后3~7 d、产后6周、产后3个月进行调查。结果初产妇产后3~7 d、产后6周、产后3个月疲乏发生率分别为84.45%、87.93%、77.59%,疲乏及其各维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学位
研究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病理表现为滑膜侵袭性增生和血管翳的形成,最终导致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血管翳由新生微血管、增生肥大的滑膜细胞、炎性细胞及机化的纤维素构成,具有类似肿瘤组织的特性,是引起关节病变、软骨破坏的主要病理基础。滑膜血管新生在血管翳的形成和维持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内皮细胞活化是血管新生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增殖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表明B细胞在RA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细胞的异常活化会产生大量自身抗体,诱发或加重RA的病情与骨质破坏。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IIb(FcγRIIB)是负向调节B细胞受体(B cells receptor,BCR)信号的重要穿膜受体,其主要功能是抑制B细胞的活化,诱导外周免疫耐受。但FcγRIIb-
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属于半翅目蚜科,是豆科作物的一种害虫。它不仅能通过造成伤口来直接危害植物,还能传播植物病毒。虽然其免疫系统不完整,但却能对入侵者产生免疫反应。尽管蚜虫大部分的防御反应已经建立,但关于寄主植物对这些反应的影响人们所知甚少。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豌豆蚜在两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生长、生命表参数和防御反应的差异,本研究的内容包括:(1)研究苜蓿(Medi
目的:基于微生物-脑-肠轴理论,从“不通则痛,痛则不通”角度为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发生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首先,通过半定量的方式探究适合丝线制备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的结扎标准;其次,利用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探究微生物-脑-肠轴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最后,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可能参与NP形成的微生物和代谢物后,观察大黄素对NP模型微生物-脑-肠轴的调控作用。方法:1.
目的: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胃癌患者的症状在早期往往不易察觉,大多数患者在癌症晚期才被明确诊断,因此,深入探讨胃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并进行相关药物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健脾清热活血方调控lncRNA DLGAP1-AS2/HuR/c-Myc轴抑制胃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为健脾清热活血方用于胃癌的防治提供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