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OOH基材料调控及电催化降解抗生素机理与氮元素转化规律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aojie83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针对水中抗生素污染问题,以构筑高效的电催化材料、探究抗生素的降解行为为目标。利用廉价无毒的FeOOH为基础材料,通过橘皮碳改性、Mo掺杂、CQDs原位调控和W/S球磨掺杂等手段,制备了Bio-FeOOH、1D-FeOOH@Mo、CQDs@FeOOH和WS2@FeOOH四类复合材料。以自然水体中常检出的三种抗生素(四环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为目标物,通过降解效果与特性优选,分别设计了 Bio-FeOOH电催化降解四环素、1D-FeOOH@Mo电催化降解甲硝唑和CQDs@FeOOH电催化降解左氧氟沙星体系,并进一步探索了在机械力活化下,WS2@FeOOH材料压电催化降解左氧氟沙星的性能。重点研究了抗生素的降解机理及氮元素的迁移和转化规律,旨在开发降解抗生素的新方法,并丰富电催化降解抗生素的系统理论。在材料改性方面,侧重于材料微结构的调控,优化其对自由基的激发作用。借助高倍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表征手段和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及线性扫描伏安等电化学分析方法,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在降解特性方面,重点研究抗生素的降解机理与产物的转化路径。借助自由基淬灭和电子顺磁共振等手段,定性、定量分析了体系中产生的活性物种。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活性位点的激发自由基能力进行分析,确定了活性位点的催化机理。通过扩散动力学方程对抗生素降解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了优化参数下,抗生素和活性物种的扩散速率。通过三维荧光光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紫外可见光谱和无机氮产物分析相结合,系统研究了抗生素降解过程中产物的迁移和转化规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以高效降解四环素为目标,通过水热浸渍法,将橘皮碳掺杂到FeOOH中,得到具有块状、棒状、三维枝状和枝状密堆积结构的Bio-FeOOH复合材料。当调节Bio/Fe物料比为5%时,得到的Bio-FeOOH-5材料呈现三维枝状结构,其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比FeOOH增加了 3.3倍和2.1倍。在改性FeOOH材料中,Bio-FeOOH-5具有最低的析氯电压和电荷传递电阻,电化学活性面积最大,为未改性FeOOH的5倍,且Bio-FeOOH-5对四环素具有最高的去除率。证明了在Bio-FeOOH-5体系中,HC1O是降解四环素的主要活性物种。四环素和HClO在Bio-FeOOH-5电极体系中的扩散速率分别为FeOOH电极体系的6.1倍和3.1倍。在四环素降解过程中,HClO首先进攻支链的-NH2脱氮,再进攻苯并环的C-C键,通过一系列开环反应彻底降解四环素。当四环素降解完全时,无机氮产率为91.2%,其中NH4+和N2分别占无机氮产物的74.9%和25.1%。(2)以1D-FeOOH@Mo电极构建高效降解甲硝唑体系,系统研究了甲硝唑的降解特性。利用恒温浸渍法,将Mo掺杂到1D-FeOOH中,得到1D-FeOOH@Mo材料。表征结果显示,Mo掺杂后复合材料由微孔结构转为介孔结构,比表面积增大了2倍,过电势降低了0.4 V,电化学活性面积提升了5.7倍。1D-FeOOH@Mo能够活化过硫酸氢钾产生SO4·-和HO·,彻底氧化降解甲硝唑,且证明了 HO·为降解甲硝唑的主要活性物种。密度泛函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掺杂Mo可以降低FeOOH对HSO5-的吸附能,增加电极表面电子云密度,促进SO4·-和HO·的产生。此外,Mo掺杂后,甲硝唑和HO·的扩散速率系数分别提升了4.2和15倍。在甲硝唑的降解过程中,生成的HO·首先进攻甲硝唑支链的C-N键,接着进攻咪唑环的C=N键,最终将其氧化为小分子产物。甲硝唑降解完全时,无机氮产率为20.8%,其中NO3-和N2分别占无机氮产物的62.9%和27.8%。(3)以高效降解左氧氟沙星为目标,探究其在CQDs@FeOOH体系中的降解特性。在水热条件下,以碳量子点对FeOOH结构进行调控,分别制备出具有块状、针状阵列、棒状和片层结构的CQDs@FeOOH复合材料。当调节CQDs/Fe的物料比为1%时,可以得到针状阵列结构CQDs@F-1,与FeOOH相比,其比表面积提升了3倍,电化学活性面积增加了2.3倍,导电性提升了21倍。当时间为80 min时,CQDs@F-1对左氧氟沙星的去除率为99.4%。证明了HO·是降解左氧氟沙星的主要活性物种,且CQDs@F-1高效的HO·产生能力源于FeOOH的(110)面对H2O的物理吸附特性。在CQDs@F-1体系中,左氧氟沙星和HO·的扩散速率系数分别为FeOOH的2.7和2.3倍。此外,HO·通过一系列的反哌嗪、脱羧和苯环开环等反应将左氧氟沙星氧化降解。当降解平衡时,无机氮的产率为72.1%,且主要的无机氮产物为NO3-,占总无机氮产物的98.2%。(4)为了实现无电解质参与条件下高效降解左氧氟沙星,设计了WS2@FeOOH压电催化降解左氧氟沙星体系,并对其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首次通过球磨法将W、S掺杂到FeOOH中,得到了具有薄层结构的WS2@FeOOH复合材料。表征结果显示,WS2@FeOOH是由大部分非晶FeOOH和少量薄层WS2形成的,且WS2薄层的层数在5~10层左右。在200 mV的微压电场作用下,WS2@FeOOH能够产生62.9 mV的表面电势,约为非晶FeOOH的20倍。当以球磨提供机械力时,WS2@FeOOH能够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实现高效降解左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的降解反应为反应控制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此外,左氧氟沙星在活性氧自由基的氧化作用下,只能被转化,不能被彻底降解为小分子。当左氧氟沙星降解平衡时,生成了0.65 mg/L的NO3-,产率为4.3%。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电催化材料的设计,实现了水中抗生素的高效降解,系统地研究了抗生素的降解机理及氮元素的迁移和转化规律。完善了电化学氧化降解抗生素的系统理论,对推动电化学氧化技术在净水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超临界水热燃烧是指发生在超临界水环境中的有明亮火焰的一种燃烧形式。该技术能够在很短的反应时间内对多种有机物实现极高的降解转化效率,可应用于有机废弃物处理、煤炭的
法国国家图书馆是世界最大的藏书机构之一,在其浩瀚的藏品当中,包括了大量中国古代文献。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中国古代文献中最著名的当属敦煌文献,含汉文文献、藏文文献以及
尝试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解决传统的优化问题,通过在异频组网结构复杂的某市联通LTE网络作为试点,利用机器学习的方式,尝试通过自动优化相关特性参数来用户感知速率,并取得了
咯血是支气管扩张的常见临床症状之一,24 h咯血量超过500 ml或一次咯血在300 ml以上称为大咯血,支扩大咯血属于呼吸科常见急症,如不给予积极治疗,可出现失血性休克、窒息等风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及其未患病的一级亲属(unaffected siblings)的目标导向系统的白质微结构基础,为强迫症的病理机制进一步
目的探讨纽扣钢板联合改良Weaver-Dunn技术治疗Tossy Ⅲ型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对10例Tossy Ⅲ型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纽扣钢板联合改良Weaver-Dunn技术治疗
大豆黄酮属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具有弱雌激素样活性,在畜牧生产中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促进动物生长、增强免疫力和繁殖性能等。本文就大豆黄酮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加以综述。
本文将基于位错密度的本构模型引入有限元模型中,研究了梯度纳米结构基底对金属薄膜延展性的影响,发现了3种变形模式,对应十分不同的拉伸延伸率。结果表明,通过调控梯度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