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施用蚓粪对设施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lymu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明确蚓粪施入对土壤钾素活化、土壤供钾能力、作物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本文以黄瓜为供试材料,在温室内设置不同量蚓粪替代化肥的长期试验,以等量秸秆为对比,同时设100%化肥处理(100%CF)、化肥减量25%(75%CF)和不施肥处理(CK)为对照,研究不同量蚓粪替代化肥对设施土壤不同形态钾素含量、土壤供钾能力、植株钾素吸收、黄瓜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5%蚓粪、秸秆替代化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缓效钾、速效钾的含量,25%蚓粪替代化肥对土壤钾素的改善效果优于25%秸秆替代。土壤全钾含量随着土层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缓效钾和速效钾的含量在0-10cm、10-20cm、20-30cm土层内迅速下降,在30cm以下土层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仅25%蚓粪替代化肥处理的30-40cm、40-50cm、50-60cm土层土壤缓效钾和速效钾含量始终高于100%化肥处理。(2)蚓粪、秸秆的施入可以改善土壤的供钾能力,提高钾的有效性,其中25%蚓粪替代化肥处理的钾平衡活度比(AR0K)大于10×10-3(mol·L–1)1/2,说明钾离子主要吸附在黏土矿物表面,利于植物吸收利用。25%蚓粪、50%蚓粪、100%蚓粪、25%秸秆替代化肥均能增加土壤供钾容量(-ΔK0),25%蚓粪替代化肥处理增加的最多,达到了0.50cmol·kg-1。各处理的交换自由能(-ΔG)均在8.36 kJ·mol–1-14.64 kJ·mol–1之间,土壤中不存在缺钾或缺钙的现象。(3)蚓粪或秸秆施入均能提高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其中以100%蚓粪处理的效果最佳。100%秸秆处理的芽孢杆菌属的相对丰度(8.46%)最高;25%蚓粪替代化肥处理的芽孢杆菌属的相对丰度高于50%、100%蚓粪替代化肥,也高于25%秸秆替代化肥。(4)蚓粪的施入可以增加植株吸钾量,且25%蚓粪替代化肥较50%蚓粪替代化肥、100%蚓粪替代化肥分别提高了7.43%、19.25%。25%的蚓粪替代量能显著提高黄瓜产量,比100%化肥处理提高了18.44%,比25%秸秆替代化肥提高了0.82%。25%蚓粪、秸秆替代化肥处理均可以改善黄瓜品质,蚓粪对于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提高效果好于秸秆。综上所述,蚓粪或秸秆部分替代化肥可以提高土壤中速效钾、缓效钾含量,但25%的替代效果好于50%,仅25%蚓粪替代化肥处理的30-40cm、40-50cm、50-60cm土层土壤缓效钾和速效钾含量始终高于100%化肥处理。此外蚓粪或秸秆的施入对于土壤供钾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了土壤钾素平衡活度比、供钾容量等方面,其中蚓粪对土壤供钾能力的改善效果好于秸秆。25%蚓粪或秸秆替代化肥能够显著提高黄瓜产量、改善黄瓜品质。100%蚓粪处理在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方面效果最好,100%秸秆处理能够显著增加土壤中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但这两种处理均会显著降低土壤中各形态钾素含量以及黄瓜产量。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持续呈偏重态势。受到现阶段植保机械落后、农村劳动力短缺等因素影响,人们对于高工效的施药器械需求越来越迫切。植保无人机具备高效的作业效率
电辅助涡轮增压(Electrically Assisted Turbocharger,EAT)技术是在传统涡轮增压柴油机的增压装置中增加了辅助电机,旨在改善由于涡轮迟滞带来的瞬态响应性能差、低速输出扭矩不足以及废气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然而,辅助电机的引入不仅增加了柴油机气路系统的控制自由度,又让系统成为了一个“机-电”高度耦合的复杂系统,为设计可靠、高效的气路控制系统带来了挑战,多执行器协调控制的
在人们从事的各种工程建设活动中,常会遇到边坡的稳定问题。在各领域的建设过程中,由边坡失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害愈加严重,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边坡稳定的重要性。据相关部门统计,2016年,我国的地质灾害数量为9710起,由边坡失稳所带来的地质灾害,在其中的占比高达76%。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90%的边坡失稳问题都是由降雨引发,所谓“十滑九水”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对边坡稳定性的预测,特别是
生命体系是超分子自组装的完美体现和最高境界。目前,人工超分子在结构和功能上都远远落后于天然超分子,这是因为天然超分子的组成复杂,往往存在着多条组装路径和多个亚稳态结构,组装体的结构和功能与组装的路径密切相关,而大多数人工超分子的组成简单,其结构和功能主要由热力学稳定性决定。因此,建立复杂的人工超分子自组装体系,实现对组装路径的控制,对提升超分子结构的复杂性和功能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一些开创性的研
有机柔性材料作为新型有机材料在柔性器件,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广泛受到关注。传统有机分子晶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断裂或破碎,因此阻碍了其在柔性元件方面的应用。有机小分子柔性晶体的发现弥补了这一不足,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来源广,易合成提纯以及大量制备晶体。近些年来光波导领域的发展又为有机弹性晶体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在本论文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两种简单的有机小分子并制备了大量的晶体,借助三点
逆半色调(Inverse Halftoning)和图像扩展(Image Expanding)是图像处理领域中的两个经典问题,旨在将低位深的图像恢复成高位深的图像,它们分别是半色调(Halftoning)和图像压
缅甸弧俯冲带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是亚洲东南部最活跃的板块地区之一,探究该地区及其周围的应力场对于理解该地区地震的发生机制和后续地震的发展趋势具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本研究首先收集了缅甸弧及其邻区中前人研究和Global CMT所给出的震源机制资料并进行中心震源机制解的解算和整理,然后对筛选后的数据使用MSATSI进行了平面构造应力场反演和分深度构造应力场反演,同时采用高斯—牛顿结合模拟退火法
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国防及航天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被世界各国所重视。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与空气发生剧烈的摩擦,产生大量的热能,导致飞行器温度升高,对飞行器材料耐高
水稻是全世界最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供全球近60%人口的食物消费,而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水稻稻瘟病是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研究稻瘟病抗性基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xcited State Intramolecular Proton Transfer,ESIPT)过程指的是处于基态(S_0态)的分子到达激发态后,质子通过分子内氢键由给体向其临近的受体进行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一直是原子与分子领域所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具有ESIPT特性的分子在有机发光材料、荧光探针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分子的ESIPT过程会导致分子体系的电荷重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