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决定了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思想开放,性观念前卫,随之亦产生了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增加、未婚先孕现象增多、婚前人工流产率上升等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既会在不同程度上损害相关大学生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会在青年群体中形成不良影响。因此,“性教育健康问题不可回避。”1大学生正处于身心成熟的重要时期,同时也处于性活跃期,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性,进行科学健康的性教育是高校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工作。本研究从社会工作角度出发,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介入大学生性教育,旨在为大学生性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提供科学有效的服务,丰富高校性教育工作思路和方法;同时探索小组工作及“社工+朋辈辅导员”服务模式在大学生性教育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学校社会工作者提供经验借鉴。首先,论文研究者在查阅和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沈阳市H大学学生性教育现状和需求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需求分析发现H大学学生对性教育课程或相关教育活动具有强烈的需求,希望学校能够运用多样化形式开展性教育。其次,根据调查需求分析,论文研究者组织开展了“爱情五重奏”H大学性教育小组活动并记录阐释了小组工作的整个过程和理论方法。小组共招募了36名组员,开展了5节小组活动,并根据小组成员实际情况,在小组工作服务过程中创新性地运用了“社工+朋辈辅导员”服务模式。最后,论文研究者运用定量和质性测量评估方法对小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并对论文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三点主要结论:一是小组工作对教育和改变大学生性观念具有显著有效性;二是小组工作因其与大学生的亲和力强,易于操作,可复制性及可推广性强等优势,适宜作为大学生性教育活动的首选社会工作方法,能够为高校在学生性教育工作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和工作参考;三是“社工+朋辈辅导员”服务模式是可行有效的,能够提高小组成员对小组的投入度和主动性,为高校社会工作实务活动提供借鉴。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引导组员目标与小组目标相一致问题、活动设计符合小组组员发展需求问题、“社工+朋辈辅导员”服务模式理论升华问题、小组时间控制问题、次小组形成小团队以及工作团队沟通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