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平原地理单元空间分异区划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han_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区域的环境与资源的研究、评估、监测和管理,都需要有一个适当的空间分析框架。传统的以行政区域为界的划分单元不能够完全反映生态系统的连续性、整体性等特点,因而不能满足实际中的需求。而基于地理网格单元的空间化分区则可以满足这样的要求。本文选取松嫩平原20世纪气候、水文、地貌、土壤等自然地理基础图件、2010年TM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信息、2010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结合GIS技术和SPSS软件分别对松嫩平原进行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地理条件空间聚类分区分析。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  (1)构建了松嫩平原区划指标体系,自然分区指标选取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几大方面,包括百年平均年均温、降水量、水汽压、地形地貌的高程、坡度、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土壤有机质含量、腐殖质层厚度、河网密度等指标;社会经济分区指标包括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GDP。  (2)松嫩平原各城市中心周围都有一个或多个人口密度的热点区域,其中哈尔滨中心区域的人口密度最大,在1500人/km2以上。其次为长春市东南部。松嫩平原区土地利用程度总体水平较高,很大部分地区的土地利用程度指数都在300~400范围左右。GDP总体上东南部高于西北部,其中哈尔滨、长春、大庆、齐齐哈尔市区比较高。  (3)得到松嫩平原基于5km×5km地理单元的自然、社会经济、综合地理条件区划结果。空间效果较好,区域间差异明显。  (4)与传统行政区为单元的分区结果相比,空间聚类能更好体现区域内部的指标水平差异,空间化更强。与加权综合评价分区相比,加权综合评价法数值化、空间化特征更强,分级分区结果和边界会因为分级方法和分级数而变化,存在随机性和难确定性。而空间聚类是对网格间地理条件数据的相似性划分,而不是针对数值大小的划分,且分布相对规则,所以虽然分区结果的整体分布相似,空间聚类分区结果更加合理和实用。  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本论文尚存在不足之处,今后将进一步完善。不过本文提出的空间化聚类区划研究思路方法和操作框架还是值得推广到相关研究区中去。
其他文献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是语文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在语文学习中的实效性。以下将主要探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情况。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往往存在着“重形式,轻实质,无实效”的现象,主要表
1  朋友跟我講过自己经历的这么一个事: 刚学会开车那会儿,最喜欢做的事儿就是开快车。油门踩到底,发动机轰鸣,车子如鱼儿般在车流中自由穿梭。限速120码的路,经常跑到160码。  后来和同事一起到外地出差,都是些开车多年的老司机,反而开得规规矩矩。限速120,就绝对不会开到130。  他觉得很奇怪,说你们又不是不会开车,怎么就那么“怂”呢?我知道这段路没有摄像头,大家一起飙一下吧?  老司机们说,
期刊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要构成,成为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力量。2011年末,中国城镇化水平达到51.27%,城市人口历史上第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资源以及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