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联交易是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其存在有合理、积极的一面,所以,通常各国法律并非一律禁止公司关联交易。随着我国更多企业集团的建立,集团内部的关联交易还会进一步增加。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领域的关联交易呈逐年上升趋势,它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降低银行的交易成本,提高银行的整体竞争力;但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中存在的不公平关联交易已引发了诸多问题,为银行的控股股东操纵银行资金、转嫁投资风险提供了种种机会,这对金融行业的规范运营与稳定发展都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对商业银行关联交易进行研究和规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关联交易,既要进行适当的法律规制,遏制其消极有害的一面,也不能因噎废食,对其一概否定,最有效的方法应当是在关联交易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之间建立起合理的平衡机制,将其引入正确轨道。因此,应当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对商业银行内部机构进行治理,主要通过对控股股东的权利限制与对中小股东合法利益的积极保护,来达到从根本上有效防治不公平关联交易的目的。 本文在充分调查我国商业银行关联交易现状及影响的基础上,论述了关联交易法律规制的一般理论,并借鉴西方国家相关立法经验、制度设计,提出相应的法律建议,期望能对建立有关我国商业银行关联交易法律制度的实践有所裨益。 本文具体分四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章:商业银行关联交易的一般性理论。主要通过对国内外法规的规定以及专家学者在这方面的观点的阐述。阐述对关联交易、关联方的界定以及商业银行关联交易的界定标准。 第二章:对商业银行关联交易的实证考察。该部分深入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关联交易的表现形式、负面影响、动因分析以及对商业银行关联交易进行法律规制的深层次法治意义 第三章:对国外商业银行关联交易立法状况的分析。通过分析国外在规制关联交易中通行的一些基本原则与具体制度,总结出应该对这些原则与制度进行借鉴,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关联交易的具体情况,研究出行之有效的规制办法。 第四章:对我国有关商业银行关联交易的立法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主要从完善公司法体系、加强银行内部治理、明确控股股东责任、加强信息披露等几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