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环糊精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药物对映体分离中的应用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vim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性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尤其在药物、分析化学和生物分子中表现的更为突出。手性药物对映体的分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已经成为分析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而手性药物对映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极为相近,分离难度很大。   本文分别对β-CD2,6位上的羟基进行修饰,得到了两种改性的β-CD衍生物,并将其作为手性选择剂对所收集到的16种手性药物进行分离研究。并探讨了缓冲溶液浓度、缓冲溶液pH值、手性拆分剂浓度对CE在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影响。 1.合成了水溶性很好的新型环糊精衍生物2-O-(2-羟丁基)-β-环糊精,以其为手性选择剂对16种药物进行手性分离,结果分离了酮康唑(Rs=2.18)、异丙嗪(Rs=2.60)、山莨菪碱(Rs=2.87)、扑尔敏(Rs=1.98)、普萘洛尔(Rs=2.98)、肾上腺素(Rs=3.12)、乙胺丁醇(Rs=1.65)、苯海索(Rs=1.21)、芬氟拉明(Rs=0.98)9种手性药物,而广泛使用的2-HP-β-CD分离了酮康唑(Rs=1.26)、异丙嗪(Rs=1.42)、山莨菪碱(Rs=1.87)、扑尔敏(Rs=0.93)、普萘洛尔(Rs=1.32)、肾上腺素(Rs=0.61)6种,且分离度明显低于2-O-(2-羟丁基)-β-环糊精。可见新型的手性选择剂手性拆分能力强于β-CD和2-HP-β-CD。 2.合成了水溶性很好的阳离子型N-(2-羟丙基)三甲胺盐-β-环糊精,通过实验条件的优化使所研究的4种酸性手性药物都得到了基线分离,萘普生(Rs=2.15)、氧氟沙星(Rs=1.51)、布洛芬(Rs=1.86)、华法林(Rs=1.69),同样条件下β-CD、2-HP-β-CD都不能使四种酸性药物得到分离,可见阳离子型N-(2-羟丙基)三甲胺盐-β-环糊精在酸性药物拆分方面强于β-CD和2-HP-β-CD。
其他文献
为探究Ce4+诱导悬浮培养东北红豆杉细胞凋亡的关键中下游信号事件以及较为完整的分析整个凋亡信号通路,以Ce4+作用下东北红豆杉细胞凋亡的下游蛋白酶特异表达为研究切入点并展
株高是控制大豆理想株型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解析大豆株高的遗传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常情况下,株高表现为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基因间往往存在着互作,因此通
化石燃料仍是目前人类的主要能源,近几个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工业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CO2作为温室气体之一,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无CO2的排放,仍是目前研究学者们一个美好的愿望。自1972年Fujishima和Honda首次报道半导体在紫外光下可以分解水以来,光催化剂的研究吸引了广泛的注意,将太阳能转化为干净的氢能被大量的研究。然而,在众多光催化分解水系统中,提高太阳能的
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属于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参纲(Holothuroidea)、楯手目(Aspidochiroia)、刺参科(Stichopodidae)、仿刺参属(Apostichop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