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性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尤其在药物、分析化学和生物分子中表现的更为突出。手性药物对映体的分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已经成为分析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而手性药物对映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极为相近,分离难度很大。
本文分别对β-CD2,6位上的羟基进行修饰,得到了两种改性的β-CD衍生物,并将其作为手性选择剂对所收集到的16种手性药物进行分离研究。并探讨了缓冲溶液浓度、缓冲溶液pH值、手性拆分剂浓度对CE在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影响。
1.合成了水溶性很好的新型环糊精衍生物2-O-(2-羟丁基)-β-环糊精,以其为手性选择剂对16种药物进行手性分离,结果分离了酮康唑(Rs=2.18)、异丙嗪(Rs=2.60)、山莨菪碱(Rs=2.87)、扑尔敏(Rs=1.98)、普萘洛尔(Rs=2.98)、肾上腺素(Rs=3.12)、乙胺丁醇(Rs=1.65)、苯海索(Rs=1.21)、芬氟拉明(Rs=0.98)9种手性药物,而广泛使用的2-HP-β-CD分离了酮康唑(Rs=1.26)、异丙嗪(Rs=1.42)、山莨菪碱(Rs=1.87)、扑尔敏(Rs=0.93)、普萘洛尔(Rs=1.32)、肾上腺素(Rs=0.61)6种,且分离度明显低于2-O-(2-羟丁基)-β-环糊精。可见新型的手性选择剂手性拆分能力强于β-CD和2-HP-β-CD。
2.合成了水溶性很好的阳离子型N-(2-羟丙基)三甲胺盐-β-环糊精,通过实验条件的优化使所研究的4种酸性手性药物都得到了基线分离,萘普生(Rs=2.15)、氧氟沙星(Rs=1.51)、布洛芬(Rs=1.86)、华法林(Rs=1.69),同样条件下β-CD、2-HP-β-CD都不能使四种酸性药物得到分离,可见阳离子型N-(2-羟丙基)三甲胺盐-β-环糊精在酸性药物拆分方面强于β-CD和2-HP-β-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