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I及BRDF的光谱模拟的尺度转换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er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森林对全球生态平衡、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资源丰富结构复杂的生态系统,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环境保障。加深对森林的研究可以有效的描述森林中碳、水、能量的变化信息从而增强人们对森林重要性认识、指导人们科学利用森林资源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单位地表面积上总的叶子表面积的一半,是森林结构冠层的重要描述参数之一近些年来成为研究热点。叶片是植被植物的重要的营养器官,大部分光合作用在叶片完成,同时蒸腾作用也是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实现的,是植物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主要器官,与植物的固碳能力、蒸腾作用有着较高相关性。叶面积指数已经被认为是描述全球森林状况、研究植被与外界的能量循环、物质循坏的参考指标。木文针对大兴安岭地区,利用遥感数据结合地面实测叶面积指数建立模型反演叶面积指数。研究结果表明NDVI与叶面积指数有很好的相关性,进一步验证了使用遥感影像反演叶面积指数的可行性。  叶片反射率作为一个重要的植被参数对森林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传统遥感影像所获得是像元信息也就是植被冠层反射率。本论文利用四尺度模型和PROSPECT模型模拟冠层反射率,建立冠层反射率和叶片反射率之间的查找表。使用地表反射率8天合成产品(MOD09A1)反演所得的叶面积指数影像和地表覆盖类型产品(MCD12Q1)反演了2014年8月份大兴安岭地区的叶片反射率,实现了从冠层反射率到叶片反射率的尺度转换。并使用SVC-1024i实地采集的叶片反射率信息做精度检验。结果显示实地测量数据与查找表反演叶片反射率在红色和近红外波段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为0.789和0.796),表明了利用四尺度模型建立查找表反演叶片反射率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以典型黑土区耕地和14a、23a、50a生落叶松人工林表层土壤(0-20cm)为研究对象,通过混合土壤和不同粒径干、湿筛团聚体中蔗糖酶、β-D葡萄糖苷酶、磷酸酶活性及易氧化有机碳组分
为了探讨泡桐顶芽死亡的生物季节学特性,本文以1年生的毛泡桐盆栽苗为试验材料,利用DAPI染色、DNAladder等技术研究了泡桐顶芽死亡与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关系;以1年生的毛泡桐盆栽
森林是人类和动物生存繁殖、休养生息的重要场所,是地球上除海洋生态系统外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森林资源结构的合理性决定了森林资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