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g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日趋复杂的金融活动,操作风险管理在金融管理机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操作风险已经成为全球金融机构越来越显著的风险因素,如何识别、测量、监测和控制操作风险已经成为主要的关注焦点。面对操作风险的复杂性和损失强度大的特点,如何有效的防范操作风险成为金融机构积极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来预测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强度,并得出相关的操作风险强度判断规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金融机构进行操作风险状况分析,有助于管理者建立恰当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为银行整体操作风险管理设计时提供识别风险和风险分析的理论依据。本文对数据挖掘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对传统金融领域数据处理方法和结合数据挖掘的金融领域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对比说明,再结合金融数据的特点,强有力地论证了数据挖掘技术在金融领域的使用价值。本文在分析金融机构操作风险时,借鉴数据挖掘技术处理数据的强大优势,对操作风险的数据处理、分析方法进行了新的思考和探索,综合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多种方法,克服了在分析操作风险时因其定义的模糊性和其诱发因素的多样性带来的困难,并通过建立混合模型对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损失强度进行了判断,得到相关的操作风险判断规则。本文在分析巴塞尔协议下的操作风险特点及其测量方法后,详细阐述了数据挖掘技术在金融风险中的应用优势,并把此技术在操作风险分析上作了进一步的应用。建立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的混合模型,对处于不同强度水平环境下的操作风险整体强度进行识别,得到了分析不同风险环境下的识别操作风险强度水平的依据;利用专家规则和遗传算法得出操作风险显著性规则判断,通过规则的建立可以对银行操作风险的显著性进行一定的预测,有利于操作风险的积极防范。
其他文献
不同服务调用者对服务质量(QoS)有不同的侧重点,尤其是在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环境下。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一种适用于MANET的服务QoS综合度量模型,通过综合考虑精确类型和模糊类
当代金融创新是一场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末的金融革命,它不仅促使新型金融工具和交易方式的产生,也促进了金融市场、金融组织和金融制度的变革。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
随着入世后过渡期的结束,中国银行业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多家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有的外资银行通过直接入股的方式,进入中国金融市场,113家城市商业银
将2004年非抽样审核的剔除率与2005年抽样审核的剔除率做一统计学分析.结果如下:2004年与2005年的住院医疗费用剔除率比较、门诊医疗费用剔除率比较、规定病种门诊费用剔除率比
会议
打工旅游作为一种潜移默化改变着我国青年旅游市场的独特旅行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追捧。这是一种全新旅游理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契机,对于青年旅游市场的发展有着重大意
目的了解目前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为探讨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10-11月,对北京市6所初中、4所高中的148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