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构想

来源 :华东政法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oxia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标志是WTO中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协议)中提出的,应给予保护的,与商标、专利和版权等传统知识产权并列的一种知识产权,要求WTO的各成员国或地区给予保护。作为一种识别性商业标志,地理标志不仅表明了商品的地理来源,而且标志着商品的特定品质与信誉,更体现了质量、信誉背后所蕴含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与巨大的商业利益,因此地理标志无论是对商品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理标志还是一种无形财产,其背后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在国外很多国家,对其进行法律保护已有上百年历史。各国关于地理标志的保护模式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商标法保护模式、二是专门立法保护模式、三是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而对地理标志保护最全面、最权威的国际公约是TRIPs协议。我国对地理标志的保护目前主要由《商标法》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年发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来完成,总体来说,保护制度不完善,存在的问题较多。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副土特产品十分丰富,符合地理标志的商品较多,且声誉卓著,然而我国在地理标志法律保护方面的不完善,已严重影响到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适应我国经济形势的新发展和履行TRIPs协议规定的要求,也为了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振兴民族经济,加强地理标志的保护势在必行。本文由导言、正文和结语组成,其中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地理标志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地理标志的概念及属性,对地理标志与相关概念作了比较和辩析,并阐述了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所具有的重大经济意义。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有关地理标志的外国立法及对地理标志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第三章从历史的角度对我国保护地理标志的立法进行了回顾,在借鉴国外对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立法模式的基础上,重点评析了商标法保护模式与专门法保护模式,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应建立地理标志的专门立法保护模式。第四章针对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中所存在的实务问题,即侵权及抗辩,提出了完善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构想。
其他文献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住房问题日渐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任何有关住房的改革举措都有可能引起强烈反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保障房的建设运营面临新的形势和问题,即住房需求大大增加,但是由于住房资源有限,贫富差距的态势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解决好居民的住房保障问题是目前的热点问题,而法律制度是城乡居民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中的关键。解决好保障性住房问
目前,我国法律规定的强制医疗主要包含两种类型:一种是针对精神病人实施的强制医疗;另一种则是对患有性病的人实施的强制医疗。本文讨论的强制医疗属第一种情形,即对精神病人
本文以外国投资者对内资企业资产收购的实施过程为主线,主要从外商投资法和公司法等角度并在一定程度上结合美国有关资产收购的法律制度,对其中存在的重大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
世界各国公司法以有限责任为原则,以追究股东无限责任为例外。我国新《公司法》生效前,并无立法对股东无限责任作出规定。但实践中,已经出现揭开公司面纱的相关案例,以追究股
证券投资基金在我国的历史已有十几年的时间。近几年,我国基金业虽然发展较为迅速,但还是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其中基金管理人与基金托管人侵犯基金持有人利益的现象较为突出
检察机关求刑权是公诉权的二级权能,是公诉权的应有之义。检察机关求刑权是指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执行级别管辖、建议庭审适用简易程序及就被告人定罪、量刑问题向法院提出具
清末重臣端方所言:“大抵美以工商立国,纯任民权,与中国政体本属不能强同”直指了中国清末不采美式宪政的根由,点明了经济基础与适用政体的密切关联。因此,谈中国行美式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