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利用采自沈阳郊区的棚室土壤作为原材料,筛选出具有高效解无机磷能力的菌株LNUT07以及分解秸秆产C02能力的菌株LNUT03,并分别对其解无机磷活力以及产CO2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分别对其进行了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BIOLOG GN测定、16SrDNA序列分析等一系列试验,初步分析鉴定了菌株的种属,并进行了简单的混合菌株的液体发酵试验,进一步应用到盆栽油菜试验中去,发现混合菌株的液体发酵液可有效促进油菜的生长,改善油菜的品质。通过Pikovskava、CMC、YPD、高氏I号、察氏这一系列功能性的培养基,从棚室土壤中筛选出了 33株长势较好的解无机磷微生物,12株长势较好的分解秸秆产CO2的微生物,镜检观察这些微生物的菌落及菌株形态特征。通过比较解磷圈直径和菌落直径比值的大小,选出7株菌株做进一步的解无机磷能力的研究。利用钼锑抗比色法,通过液体摇瓶培养的试验,测定各个菌株最终发酵液的溶磷量P、溶磷率X、发酵液终pH值等,最终筛选出1株解无机磷能力最强的菌株LNUT07,鉴定其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的鲍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baumannii),溶磷量高达 796.487mg/L,溶磷率高达 12.743。此外,我们还对LNUT07菌株的解磷能力和最终发酵液的pH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在本实验中,解磷菌株的溶磷能力与最终发酵液的pH之间相关性并不十分显著。利用微量呼吸测定法,测定12株分解秸秆产CO2的微生物在与秸秆作用的5h、16h、24h过程中压力计左右液柱液面高度的变化,计算出左右液柱的液面差△h,进一步计算出这12株菌株产C02的量(μL),筛选出产C02能力最强的菌株LNUT03,确认其为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的Paenibacillus.xylanexedens,其左右液面高度差Ah 高达 14.54,产 CO2 的量(μL)高达30.320μL。LNUT07与LNUT03这两株菌之间没有拮抗性,将其进行混合发酵,应用于小型堆肥试验及盆栽油菜试验中。在小型堆肥试验中,连续19天对地温的观察测量中发现,加入混合菌株的发酵液实验组相对于CK对照组的地温要平均提1.4℃。在盆栽油菜试验中,接入LNUT03菌液的实验组要比CK对照组在密闭空间内 C02 的%浓度提高了 17.65%,接入 LNUT07、LNUT03、LNUT07+LNUT03菌液的实验组的速效磷要比CK对照组提高了 18.44%,10.06%,22.11%,且实验组油菜最终的叶长、株高、茎粗均与CK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油菜的品质有明显改善,可溶性糖含量较CK对照组分别提高了 82.22%,73.76%和104.37%,Vc含量分别较CK对照组提高了 3.56%,5.49%和100.39%,且以实验组LNUT07+LNUT03的效果最优,这进一步说明了混合菌株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协同作用,可有效促进作物生长以及改善作物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