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长江流域崧泽时代文化年代与分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y_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长江流域的崧泽时代文化主要有黄鳝嘴文化、薛家岗文化、凌家滩文化。本文先回顾了研究背景,了解安徽长江流域的史前文化研究,单个文化研究较多,如薛家岗文化和凌家滩文化研究,区域性研究较少,主要有高蒙河和朔知所做的研究,还有少数研究涉及到皖江流域。本文首先对文化进行梳理,介绍了黄鳝嘴文化遗址,主要有黄鳝嘴遗址、王家墩遗址、小柏墩遗址、孙家城遗址一、二期遗存;薛家岗文化遗址有薛家岗遗址、天宁寨遗址、夫子城遗址、汪洋庙遗址、孙家城遗址薛家岗遗存;凌家滩文化遗址主要有大城墩遗址、凌家滩遗址、月堰遗址。梳理遗址概况之后,进行文化分期和年代排列,以崧泽文化年代为参照,给出诸文化的年代序列。在年代序列基本清楚的基础上,对诸文化面貌进行比较和分析。由孙家城遗址、王家墩遗址、汪洋庙遗址、大城墩遗址的地层堆积和文化面貌,能够看出黄鳝嘴文化和薛家岗文化相承袭,而且,孙家城遗址文化面貌复杂,地层年代清晰,在黄鳝嘴文化和薛家岗文化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大城墩遗址一期是薛家岗早、中期,月堰遗址是崧泽晚期遗存,大致相当于薛家岗中期偏晚,凌家滩遗址是崧泽晚期偏晚,三者年代上相连接。文化面貌上,黄鳝嘴文化、薛家岗文化、凌家滩文化三者相互交流、影响,同时又因为各自的独立性,产生一定的文化差异。而且,在不同时期受不同因素影响,接受的主流文化不同,形成不同的文化特征。黄鳝嘴文化来源主要有长江中游汤家岗文化、淮河中游的双墩文化、侯家寨文化、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文化,同时与皖南的缪墩遗址有关,并且与同时期的大溪文化、北阴阳营文化、崧泽文化相互交流影响。薛家岗文化是皖江流域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来源于黄鳝嘴文化,同时与周边的北阴阳营文化、崧泽文化等相互交流影响。凌家滩文化是高度发达的文化,其产生与黄鳝嘴文化、薛家岗文化、崧泽文化有关。在经历文化发展繁荣和衰落之后,出现安庆张四墩文化、古埂遗址上层文化,凌家滩文化把发达的玉器文明向外传播,如良渚文化。根据文化面貌、来源与流向、年代、地理位置的差异将皖江流域崧泽时代的文化分成东、西两区。西部地区以黄鳝嘴文化和薛家岗文化为代表,东部地区以凌家滩文化为代表。导致各文化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自然因素有地理位置、地势、水系等差异和聚落选址的不同,这两个方面的差异比较明显。交通因素,聚落、遗址间的距离,气候环境差异,这三个方面差异比较小。人文因素比较复杂,本文从礼仪制度和审美观念上分析,礼仪制度包括墓葬文化和祭坛两个方面;审美观念的差异包括彩绘陶器和玉器审美。从墓葬文化和祭坛两个方面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生产力高于西部,两个地区文化发达程度有差异。从彩陶分析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彩绘陶器出现时间较早,而且发现的数量较多,纹饰复杂多样,可能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彩绘陶系统;东部地区文化年代虽然较晚,但发现的彩绘陶器很少,而且彩绘不发达,纹饰图案较简单。从玉器制作工艺水平和图案纹饰上看,东部地区的凌家滩文化远远超过西部地区,玉器已经达到史前玉器文化的顶峰,数量庞大、器型多样、纹饰繁缛,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玉文化,两个地区玉器风格具有明显的差异。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地理结构和相关遗存的分布情况将伊犁河上游分为三个小区,按照墓葬形制特点分别对各区内处于早期铁器时代的偏洞室墓进行类型学分析,并对各类型墓葬的葬式葬俗和随葬
游牧是从驯化草原动物开始,而马的驯化是远程游牧的标志之一,在马的广泛生产生活运用下,鞍马造型艺术成为游牧文化的典型代表,根据近一个世纪的美术考古发现,本文将从美术考
<正> 我院从1972年10月至1979年2月,连续收治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患者共991例。前三年收治535例,均经西药处理,结果死亡22例,病死率为4.11%。后四年收治456例,采用中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房地产经济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满足社会大众住房刚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如果发展中缺乏理性,那么就容易使其成为投机商品,这对国内房地产行业健
<正>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传染病,属于祖国医学"温疫"、"疫斑"的范畴.本病现代医学分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等.其中以少尿期最为凶险,变
汉画像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珍宝,是汉代历史人文重要的载体。汉代先民受那时的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的思想,在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上人们生前的现实
<正>"治未病"是一个既古老又前沿的命题,体现了中医学先进和超前的医学思想。在古往今来的中医药防治疾病实践中,始终焕发着活力和光辉。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记
会议
研究中国古代泥塑彩绘传统工艺兼具文化遗产传承和文物修复保护的双重意义。本文对泥塑彩绘制作工艺和检测分析手段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采用常规检测方法对麦积山和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遗产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
笔者通过田野调查、梳理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出花溪清代碑刻69通。这69通碑刻虽然不是花溪清代碑刻的全部,但基本上能反映出清代花溪地方社会的概貌。笔者利用民族学、历史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