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隐球菌致病性相关基因FRT1的鉴定及其功能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yst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生隐球菌是一种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具荚膜的酵母型病原真菌,属担子菌纲。新生隐球菌是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主要感染免疫系统受损或免疫系统不健全的人群,可引起隐球菌性肺炎,经血液传播后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隐球菌性脑膜炎。据统计每年因新生隐球菌感染的人数达到100万,其中有60万人死亡。近年来,由于艾滋病的流行以及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肿瘤化疗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长期广泛应用,导致隐球菌脑膜炎的患病率明显增加。目前,临床上针对于新生隐球菌治疗的药物有限,加之耐药菌株的不断产生,加大了新生隐球菌感染的治疗难度。新生隐球菌因其超高的死亡率已经对人类的健康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新生隐球菌有α和a两种交配型,可交配形成双核菌丝并产生担孢子。新生隐球菌主要有3个经典的毒力因子,即能产生多糖荚膜和黑色素,能在37℃条件下生长。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毒力因子,比如:其分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甘露醇等。新生隐球菌也已成为真菌遗传和致病性研究的模式生物,其有性生殖和毒力相关的重要信号途径也被广泛研究。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基础上鉴定到一个毒力相关基因FRT1。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和研究了FRT1的功能,主要包括:FRT1的时空表达情况,FRT1基因敲除、互补及超表达菌株的构建,FRT1对新生隐球菌生长发育及致病性的影响等。本研究初步阐明了FRT1在调控新生隐球菌形态发育和致病性过程中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FRT1序列分析从前期质谱数据中鉴定到一功能未知基因并命名为FRT1,序列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区全长2215 bp,含有两个很短的内含子,编码一72.3 KD蛋白。结构域分析发现Frt1蛋白含有3个ZnFC2H2锌指结构域,可能调控下游基因的转录、表达。2、FRT1时空表达模式分析为了探究FRT1的表达模式,我们克隆了FRT1的启动子,将其与mCherry红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酵母状态和交配菌丝及孢子中的红色荧光信号。结果发现在隐球菌各个发育时期均能检测到红色荧光信号,表明FRT1启动子调控FRT1在隐球菌各个发育阶段都有表达,属组成型启动子。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FRT1在交配早期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交配早期FRT1的表达量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调。构建Frt1-mCherry、GFP-Frt1融合表达菌株,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探究Frt1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酵母形态和菌丝形态下Frt1定位在细胞质中。3、FRT1基因敲除、超表达及互补菌株的构建为了进一步研究FRT1的功能,我们采用Split Marker方法,利用基因枪转化和同源重组原理构建α交配型FRT1基因敲除突变体frt1Δ;利用新生隐球菌交配产孢的特性,通过交配,从孢子中分离a交配型frt1Δ突变体。将FRT1基因克隆到Actin启动子调控的表达载体中,经基因枪转化后构建FRT1超表达菌株FRT1OE;构建FRT1原位互补表达载体转化frt1Δ突变体并获得FRT1互补菌株。4、FRT1基因敲除、超表达及互补菌株表型分析对上述菌株进行表型分析:frt1Δ突变体及互补菌株在在荚膜、黑色素形成以及37℃条件下生长情况与野生型菌株无差异,而超表达菌株在DMEM培养基上诱导形成的荚膜比野生型小,在37℃条件下表现出生长缺陷。应激表型检测结果显示frt1Δ突变体和超表达菌株对SDS比较敏感,对刚果红不敏感,表明Frt1可能调控新生隐球菌细胞膜完整性。交配产孢实验发现,frt1Δ突变体和超表达菌株交配能够产生交配菌丝,形成担子头,但不能形成担孢子,表明FRT1调控新生隐球菌的有性生殖过程。为进一步探究frt1Δ突变体不产孢机理,我们构建了新生隐球菌核定位蛋白Nop1与mCherry红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的菌株,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红色荧光蛋白的信号来探究交配菌丝中细胞核的变化。结果发现frt1Δ突变体在交配过程中细胞核能够融合,但不能进行减数分裂,表明FRT1缺失可能阻断了减数分裂过程。5、小鼠致病性分析为了检测Frt1在新生隐球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将上述菌株通过滴鼻感染的方式接种C57BL/6小鼠,每个菌株接种10只小鼠,每只小鼠接种105个酵母细胞,并于接种两周后开始称重并记录小鼠存活情况,绘制小鼠存活曲线;频死小鼠经处死后解剖并摘取脑肺脾等组织和器官,分别进行组织匀浆统计组织载菌量和切片分析。致病性检测结果表明frt1Δ突变体致病性显著减弱,超表达菌株致病性完全丧失。组织载菌量结果表明超表达菌株不能侵染小鼠的大脑和脾,病理组织切片结果也与之相一致。本研究鉴定到一个新的新生隐球菌致病性相关基因FRT1,并通过基因功能分析发现Frt1可能调控新生隐球菌细胞膜完整性,并且参与了新生隐球菌致病性与有性生殖的调控。Frt1功能的分析为阐明新生隐球菌致病性和有性生殖的机制提供了帮助。
其他文献
严重腹部外伤并发症的救治黄建钊,马宏敏,蒲永东临床资料男10例,女2例;年龄12~64岁,平均31岁。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3例,刀刺伤1例。腹部伤情况:12例伤员中发生肝破裂者5例,脾破裂者9例,小肠破裂4例,结肠破
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唯一具有工业规模的合成氨技术是德国化学家Haber和Bosch在20世纪初开发的以气相N2和H2为原料的合成氨工艺。然而,Haber-Bosch工艺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高校是国家主要的教育基地,为国家输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同时,高校也是一个学术研究单位,其发展离不开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等多种多样
南堡凹陷具有多凸、多凹、多物源、多旋回、多断裂的特点,具备了良好的地层—岩性圈闭发育条件,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地震资料丰富的地质信息,同时结合地质、钻井等资料对地震资
软土地基处理历来是岩土工程的技术难题,如何能够经济高效地提高软土体的固结排水效率,同时,又要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这是每一个从事软土地基处理的岩土工程技术人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腹部外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腹部外伤患者行腹腔镜探查术,首先明确诊断,根据不同的损伤脏器和类型,进行腹腔镜下处理,处理困难或无效时及时
食育,即关于"吃"的教育,是通过饮食观念、营养、饮食安全、饮食文化等知识教育,结合多种多样的烹饪、栽种等实践教育,让幼儿获得有关"食"的知识,具备选择"食"的能力,培养幼儿
中央决定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东西差距和城乡差距问题依然突出。尤其对于西部的民族地区而言,大量
由于时间有限,我先把自己的主要观点表达出来,然后讲几个故事。我的主要观点是:这次研讨会的大标题是人文社会科学创新与学术评价,但在我看来,现行学术评价体制与人文社会科
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分4个季节在图们市区利用大气综合采样器采集4个监测点位的大气PM10样品,用硝酸-双氧水湿法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样品中铬、锰、铁、铜、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