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表情识别研究与验证
【出 处】
:
南京邮电大学
【发表日期】
:
2021年01期
其他文献
生态化学计量学是现代生态学的研究热点。研究土壤—微生物—胞外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有助于理解生态系统限制性养分元素和“内稳态”等问题。目前有关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而对微生物生物量和胞外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较少,特别是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胞外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仍少见报道。在位于亚热带的湘中丘陵区,选取地域相邻,立地条件基本一致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与自然环境接触和释放身心压力的重要场所。但当前对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经济价值评估的研究较多,但对城市森林环境恢复性方面的效益进行衡量的关注较少。因此,本研
土壤种子库是存在于土壤表面与土壤中全部种子的总和,它在湿地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南洞庭湖杨树清理1a、2a后的迹地和杨树未清理洲滩(ck)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恢复年份、不同季节土壤种子库物种结构、多样性及其与地上植被和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探讨南洞庭湖杨树清理迹地土壤种子库在植被自然恢复中的潜力,了解洞庭湖汛期对杨树清理迹地土壤种子库及其地上植被恢复的影响,为研究洞庭湖湿地生
我国木材资源匮乏,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推行木材节约和代用。油茶果壳储量丰富但未得到合理的利用,研究开发油茶果壳这一非木质化资源,不仅节约资源且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护环境。生物质材料的细胞组成、形态以及排列方式往往决定着材料的各种性能。本研究主要对不同生长时期油茶果壳的木质化细胞的微细结构进行研究,以期提高油茶果壳的附加值的利用。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微观观察结果表明:油茶果壳中主要包含石细胞、
叶蜂属Tenthredo L.全世界已知1000余种,是膜翅目(Hymenoptera)原广腰亚目(Symphyta)叶蜂科(Tenthredinidae)中最大的属级类群,中国已知种类321种,其中红环叶蜂种团Tenthredo pulchra group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南部均有分布,欧洲地区有广泛分布。论文简单介绍叶蜂属和叶蜂属红环叶蜂种团的形态特征;详细总结了红环叶蜂种团的分类研究历史与
森林生态系统在陆地碳水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促进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涡度相关系统、气象梯度观测系统和水文观测系统对碳水通量及其组分的定位观测数据,结合文献资料和数学模型,研究了 2008~2019年会同杉木人工林碳水循环各组分在年和年际尺度上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了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和碳水分配特征,为
受气候强烈影响的树木死亡会影响森林结构,动态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但是,现有研究仍然缺乏不同冠层和胸径树木死亡对气候响应的大尺度范围的综合分析。在这里,本研究利用2012-2017年的森林资源清查和分析数据,分析样地的死亡率及树木死亡原因,并对不同冠层和胸径树木的死亡模式进行研究。进一步结合气候数据分析气候如何影响树木死亡。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树木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格局。美
细根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的器官,由于细根生长快、寿命较短,在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碳循环和养分归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地上相比,土壤等地下的生态环境更为复杂,细根为适应土壤物理阻力、水分、养分获取等方面需求,其功能性状特征(functional traits)与叶片明显不同。根系生态学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便已出现,近年来在细根分级基础上,对解剖结构、形态、养分含量等性状特征进行了研究。